了解黄河,做好准备
在疫情防控背景之下,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各地防疫政策,成员们以各自家乡所在地为样本地,以黄河流经区域及其沿岸地区为主要调研地,前往黄河流域、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及附近村庄等地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通过询问老师以及查阅资料了解到黄河流域存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但由于黄河本身治理难度较大,保护黄河仍然任重道远。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实践队成员们积极提议,提出问题并进行整理汇总,制作调查问卷,充分准备便于后续开展实地调研工作。
走进黄河,实地探究
我国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实践团队成员前往黄河流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减轻,水土流失程度减轻,植被覆盖率较之前提高,生物多样性日益增加,黄河治理向着良好方向发展,这为黄河发展生态康养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团队分为两组,一组进行采访及走访调查并做好笔记,另一组进行实地拍摄及照片整理。
专家解释道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的人文生态环境,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在走访调查中,实践团队成员得知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发展至今,产业特色已经形成。当被问及生态康养旅游为经济发展做出哪些突出贡献时,专家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收能力,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新渠道,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的新引擎,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并且此种发展方式对环境副作用小,有利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由此可见黄河流域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
但是黄河流域的生态康养旅游也有发展受限的一面,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态旅游产业还不能进行独立核算和统计产业体量,针对黄河流域的关键问题,结合近年出现的发展战略机遇,实践团队认为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得到全面恢复和有效保护,必须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加以实现,生态恢复保护则是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和目标体现之一,而这正好可以通过生态康养旅游来实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也有相关政策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基底-生态优先、承载-发展约束、驱动-内外关联”的原则,通过生态、农业和城镇三者发展互动,解决生态恢复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
整理总结,得出结论
经实践团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和实地调查采访,成员们对黄河流域生态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的情况进一步明确,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协商设计出了一份线上调查问卷,对比人们对黄河生态问题的看法以及对黄河流域发展康养旅游业的态度,并召开线上会议最后得出结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恢复趋势较好,具备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的条件,要科学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与康养旅游相结合,让黄河在发展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俟河之清康养实践队将继续保持热情,对黄河流域生态发展状况以及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前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为保护黄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