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先行
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嵌入了乡村振兴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等方面。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已由生存设施转向人的发展设施,逐步形成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的新格局。为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嵌入我国乡村振兴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意义,曲阜师范大学缄默以队在2023年1月10日在河南省项城市范集乡开展了一次社区志愿者及问卷调查活动。
活动的开始,缄默以队的队员首先来到了申营后村党群服务中心,在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好后,进行了清扫纸屑杂物、擦桌椅、拖地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务。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缄默以队的队员注意到,该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老旧,楼道内随处可见裸露的电线,纵横交错、杂乱不堪。同时,有些楼道的角落可以见到使用过的烟头与可燃的杂物被弃置一处。这些现象暴露了该社区可能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并且能够感受到该社区居民缺乏预防火灾隐患的相关宣传教育。
志愿活动结束,缄默以队的队员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到对于这样比较老旧的社区,夏季的高温也可能使电气线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为更好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缄默以队的队员在申营后村和杨营村开展了以预防火灾隐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过程中,缄默以队的队员为社区居民发放了纸质的宣传材料,并向居民们科普了一些安全隐患常识。
在结束了宣传活动后,缄默以队的队员向社区居民发放了提前准备好的纸质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内容,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分别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角度进行提问,希望能够对乡村振兴的现状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收集了社区居民的问卷后,缄默以队的队员在浏览问卷的过程中,关注到了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正面临的问题。
通过总结问卷结果及查阅资料等方式,缄默以队的队员了解到基础设施建设在嵌入我国乡村振兴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社会资本、农户不同的行为逻辑,将会遭遇过度竞争、社会参与度不高、农民分化等矛盾和冲突,影响建设的进程和效率。同时,为了了解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缄默以队的队员再次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了解到,在2003年至2008年,基础设施嵌入乡村生产体系,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2009年至2012年,基础设施嵌入乡村生活体系,推进水电路气网“村村通”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十八大以来,基础设施嵌入乡村全面发展,从注重人的生存设施转向注重人的发展设施,促进了乡村的振兴。
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其推行过程阻碍重重,需要解决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作为受过教育的大学生,能够在这个问题中贡献的一份力量,或许就是将所学更多的传播向乡村居民,拓宽乡村居民对数字化的认识,为乡村居民主动追求新基建建设,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埋下伏笔。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