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博山区源泉镇乡村振兴事业,做好祖国建设、乡村振兴的生力军,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林小青”实践团来到博山区源泉镇。通过采访源泉镇相关领导,实地参观源泉镇智慧农业园区以及焦裕禄故居,深入了解猕猴桃特色种植产业化发展及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改造项目。
源泉镇位于山东省第四高山“鲁山”北麓、淄河上游,多为低山丘陵,土质为弱酸性沙壤土,光照时间每年达到近2600小时,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源泉镇充分发挥该自然生态优势,着力发展以猕猴桃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壮大乡村旅游发展产业体系,“一果先行,诸业并进”,形成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实践团进行采访时,源泉镇相关负责人首先就该镇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博山区源泉镇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持续加大对土地流转支持力度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田间道路及水利设施,猕猴桃每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镇猕猴桃沿淄河两岸种植规模达到20000亩左右,年产量达到3000余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户均可增收2 万元,带动全镇9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已发展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源泉镇通过加大对土地流转支持力度,改善田间道路及水利设施,实现猕猴桃种植面积连年增加。结合这一产业优势,源泉镇广泛调研,准确把握定位,培育发展博山碧玉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并以此为支柱,不断强化产业平台支撑,形成区域性产业辐射,加快构建猕猴桃产学研销平台。在发展猕猴桃种植业的技术上,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般性制造业。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培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养生养老等产业。
(图为源泉镇相关负责人为团队成员介绍猕猴桃特色种植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源泉镇乡村振兴项目围绕打造“一红一绿”两张名片展开,除猕猴桃特色种植产业化发展这一绿色名片以外,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改造项目这一红色名片也做得有声有色。
据采访,源泉镇北崮山村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的故乡,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为当下干劲十足的源泉人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助力谱写乡村振兴新辉煌。源泉镇深挖焦裕禄精神内涵,高标准打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红色样板”,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博山区源泉镇政府强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传承焦裕禄精神红色基因,探索镇村驻地一体化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社会综合治理智能化管理。实施北崮山乡村振兴样板村整治提升,全镇整改残垣断壁161处,清理乱堆乱放8000余平方,硬化路面12000平,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居民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源泉镇相关负责人为团队成员介绍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改造项目)
用好“一红一绿”两支笔的源泉镇,巧妙的给乡村“上了色”,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近距离感受乡村的巨大蜕变,成员们对当地以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地标推动乡村振兴感悟良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切实体会到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返校会会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同时,此次实践活动更加坚定了青年大学生扎根基层,融入群众,贡献形成带动乡村百业兴旺的青年力量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与源泉镇相关负责人进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