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青衿志”社会实践队伍与茶的距离更进一步,走进廉江市扶贫龙头企业——茗上茗茶园,参与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采茶活动,开始了和茶叶“结交”的第一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茶叶采摘工作也适时开展。早早的,队员们就背上小箩筐,戴上斗笠帽,迫不及待的到茶园中去。对于茶叶制作,队员们都表示充满兴趣,虽然有所耳闻,但实际操作还是第一次,新鲜感驱使队员们迫不及待的进入茶园,探着身子东张西望起来。
上图为实践队队员初次来到茶园四处张望 唐伟俊 摄
在茗上茗茶园厂长的指导下,宣传推广组的杨诗静同学也开始她第一次跟队活动。
上图为青衿志实践队员杨诗静正在采摘茶叶 唐伟俊 摄
“其实我在之前根本没有见过茶园到底是什么样,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特别的社会实践。”杨诗静这么说道。这次采茶活动也让她得以融入乡村的日常生活,在采茶的过程中,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深深吸引着她,也让她重新审视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匆忙与浮躁。“在这里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让我能停下来四处张望,停下来观察,感受茶园带给我的新奇与安宁,也能让我慢慢停下来感受平时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与文化了。”在乡村的怀抱中,杨诗静不仅学到了采茶的技巧,更是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对于茶文化的发展,杨诗静充满了期望。她认为,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商业化和工业化所冲击,失去了一些原始的味道和内涵。因此,她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来推广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也是我进入“青衿志”社会实践队的初心,这大概就是属于我的“见自己”吧。”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农业技能,也培养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这次采茶活动,让杨诗静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丽与纯粹,对茶文化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并通过参与其中塑造了自身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乡村文化与茶文化传承下去,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采茶活动不仅是对杨诗静以及实践队员的一次锻炼和成长,也是对乡村和茶文化的一次推广和宣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乡村,体验乡村生活,共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图为“青衿志”社会实践队员调整箩筐准备采茶 唐伟俊 摄
实践队队员对于茶文化的积极态度令人欣慰,可另一方面,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何逐渐淡出主流文化“有姓而无名”,也可在队员们对茶文化的新鲜感中窥见一二。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茶史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等。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
两晋北朝时期,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
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而当代人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了解愈来愈少,结合队员们的情况,这可以归结到许多原因,例如:时间,在当下快节奏时代,它丧失了一定的大众心理,现在的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接受深刻茶文化的熏陶更好的品出其中韵味。方法和途径,没有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去接触与参与到茶文化中去。金钱,茶叶的制作工序是较为繁琐复杂的,其的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人们就更愿意去追求短时间内给自身带来刺激丰富感受的活动。同时,大众对茶的认知程度不高,茶文化并没有推广到大众之中,大家都认为茶是高雅的,是“围炉夜话”时文雅的情趣,而不是大众心目中常见的饮品,再加上平替饮品较多,茶也被大众逐渐淡忘了。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和挂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茶产业做出了许多科学发展的谋划,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宽阔的外延。推动茶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是当下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方式,抓住市场机遇,把握市场需求,开辟一条能致富、能生产、能宣传的新路子,发挥茶产业的功能和价值属性,相辅相成,以产业宣传文化,以文化带动经济。
新媒体行业也将为茶文化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的茶文化传播方式也应有所创新,实践队正是抓住了这一发展特点,有效利用好新媒体环境的优势发展和传播茶文化,将茶园生活记录,带来属于年轻人的文化“输血”方式,助力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人领略茶道以及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图为“青衿志”社会实践队员调整箩筐正在采茶 唐伟俊 摄
“青衿志”实践团队借这次的的实践活动,以现代新的视角,为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深入挖掘出适合到时代下人们走进茶文化的方式,给人们带去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助力宣传茶文化,让茶文化不断顺应时代的变迁,并寻找到属于传播传统文化的新天地,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