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年”实践团队探访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大师的工作室。为了深入了解秦淮灯彩,学习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团队成员近距离围观了秦淮灯彩的制作过程,并对坚守传统文化传承,不断推陈出新的顾大师进行采访。
图为顾业亮大师在制作花灯
通过与顾业亮大师的深入沟通,团队成员得知顾大师出身于灯彩世家,8岁便开始学习扎花灯,几根藤条或篾子,再加几张白纸或几块布料,经他那双巧手几番摆弄后,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从他手下能摇身变出来小巧可爱的“兔子”,含苞待放的“荷花”,会七十二变的“悟空”,瞪大双眼的小“金鱼”……无一不令人赞叹。顾大师向团队成员介绍到秦淮灯彩制作一共有劈、扎、糊、裱、拓、书、剪、画、刻、染等62道工序,其中要属做骨架最难,最考验技艺。面对工艺复杂、讲究品质的传统技艺,顾大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靠的是什么呢?
在采访中,大师给出了答案,“快乐就行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了”,简单朴素却体现出一颗纯粹的匠心。作为非遗传承人,顾大师指出秦淮灯彩未来发展有三个“关键”,即人才的培养、技艺的传承、国际化的交流,如此方能真正地书写秦淮灯彩的传统技艺丛书,使更多的学生、学者以及喜爱传统文化的人更多地了解这种传统工艺。
与此同时,针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队成员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看法:秦淮灯彩虽为南京传统技艺的一张名片,但当下社会发展节奏快,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秦淮灯彩虽然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但灯彩艺人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确实有所欠缺。灯彩艺人不能一味依靠外力扶持,应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面向市场的创新来达到有效的“自力传承”。同时,秦淮灯彩的“自力传承”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助秦淮灯彩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秦淮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