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爱成‘心’,聚梦‘童’行”实践团 顺利开展“积极自我暗示”科普拓展活动
7月2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汇爱成‘心’,聚梦‘童’行”实践团于江苏省南京市横梁街道新篁社区开展科普拓展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积极自我暗示”,旨在通过科普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会运用归因理论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活动由团队成员张曼担任主讲,团队成员叶晗之以及19名三、四年级学生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张曼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并说明了本次拓展活动的活动公约。随后,整场活动由暖场小游戏“击鼓传花”拉开帷幕。同学们踊跃参与小游戏,与他人分享交流了自己的优点。现场的氛围逐渐欢快轻松起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活动进入第一部分“什么是积极自我暗示”。张曼邀请同学分享了他们在暖场游戏中交流自己优点时的感受,并由此引出了归因理论。她围绕理论内容进行了生动的介绍,通过举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归因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随后,在“归因小剧场”活动中,同学们在四个给定主题中进行选择并结合不同的归因方式作出了精彩的演绎。之后,张曼对情景剧进行了点评并引发了大家对积极自我暗示的意义的思考。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意识到一个人对事件的归因方式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最后,张曼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成功的苹果树”活动,引导大家画出自己的成功之树,在“果实”旁写明自己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分享“我的成功故事”。在此之后,张曼对自我暗示的分类以及方法进行了理论讲解。
总结环节中,张曼展示了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语,并对热情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感谢。同学们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本场活动中的收获。
至此,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汇爱成‘心’,聚梦‘童’行”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实践团“积极自我暗示”科普拓展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也帮助孩子们掌握了更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相信基于前两次活动的经验,实践团能更好地开展后续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学知识,拥有难忘的暑期生活。
- 贸院学子三下乡:收获潼南初印象
- 7月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潼”心向阳·绘就“南”图教育关爱服务团按计划准时启程。团队共21人,从合川出发,来到潼南龙
- 07-31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