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科学子“三下乡”: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
湛科学子“三下乡”: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
通讯员:林美欣、欧泽巧、王媛婷
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蒲织文化,让优秀的非遗蒲织文化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以“追寻蒲织记忆,弘扬非遗工艺”为主题开展湛江市麻章区优秀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宣传蒲织产品的制作过程,让蒲织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蒲织文化。
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石云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李宪村的粤恒工艺厂,对蒲织工艺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学习与调查。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蒲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水景花卉。也造纸原料、蒲席等;蒲草编织也就是指利用蒲草根部以上的蒲茎、蒲叶和蒲莛三部分作为材料进行的编织创作。蒲织产品的编织首要任务是蒲草晒制。在太平镇的马路上,晒制蒲草是随处可见的。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蒲草编织技法分为布经和编纬两类。布经也叫打底或起头,一般最常用的布经方法有单经和双经两种;编纬就是在布经的基础上,进行蒲草编织品编织的方法,传统的编纬方法有平编和绞编。走进粤恒工艺厂,手法娴熟的蒲织工艺人正专注于她的产品编织。一个风扇、一把椅子、一双巧手、一捆蒲草,经过时间的沉淀,蒲织工艺品的雏形就此形成了。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一个完美的工艺品离不开外光美化的点缀。将编织好的蒲织品放在由玫瑰精颜料调制成的染料锅染制,染制的时间决定蒲织品外观的着色程度,为了保证订单的质量,染制这道工序非常重要,看似简单的染制工序,却要有丰富经验的染织工艺人才能够完成。
蒲织品易受潮湿天气影响,不易保存,易发霉,且由于蒲草编织的产品不够坚固,因此染制好的蒲织品通过晾晒还要过胶,过胶这道工序是蒲织品的关键,保证蒲织品品质是生产企业树立诚信形象的重要渠道。
经过过胶的蒲织品还要进行最后一步工序—晒干,才能真正完成蒲织品的制作工序。蒲织工艺品的生产离不开蒲织工艺人的匠心投入。
(图为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提供)
湛江科技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坚持“以草筑梦,编织青春”,将个人与蒲草非遗传承与弘扬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