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8月27日讯】(通讯员:陶亦平)“这里的小米稀饭曾喂养过中国革命,这里的棉花粗布包扎过民族的尊严。”为深入了解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的红色文化以及基于此红色文化的乡村振兴道路,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红韵筑梦实践队于8月24日赴东营市广饶县刘集后村开展交流学习活动。
披肝沥胆,薪火相传
刘集后村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刘集村红色历史资源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红色、宜居、美丽、幸福”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践队在出发之前预先在网上了解到,刘集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刘集人民是富有革命传统的人民。1925年春,这里建立了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哺育了刘良才、刘子久、刘雨辉等一大批党的好儿女。因此,队员们计划在刘集后村实地走访了解并探寻刘集村红色血统的渊源。
实践队队员提前联系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并约定采访时间与地点,最终于24日上午与刘书记于刘集后村村委办公室现场采访。
图为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 任鑫 摄
实践队提前到达村支部委员会并准时来到刘主任的办公室,按照预期安排开始采访。由于实践队成员均为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学校余世诚教授与他曾对第一个版本《共产党宣言》“验明真身”的经历,因刘集后村与此过程的渊源深远,故而采访主要围绕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对于村庄建设的影响、红色乡村建设情况及规划、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三方面进行。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刘集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燕 任鑫 摄
采访过程中,刘书记介绍道,《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现存于世共12册,而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此本是唯一在农村使用,真正经历“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过”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国家一级文物。刘书记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中共刘集党支部的由来及该本《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背后的故事。这本“红宝书”辗转于刘雨辉、刘良才、刘考文、刘世厚等多位烈士之手,当年在刘集党支部它是农民夜校的教材,指引着乡亲们前行。“听大胡子的话,就有饭吃,就有地种,就有衣穿!事实证明,大胡子说的是完全正确的,”刘书记亲切地说。
图为实践队队员同刘书记交流 任鑫 摄
刘集后村的红色文化为乡亲们持续砥砺前行、建设美丽刘集提供了精神支撑,不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2009年胡锦涛来到刘集后村视察时曾强调,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让刘集后村支部这面旗帜永远飘扬。刘集村建设紧跟党的指示,充分利用村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展建设改革,将红色刘集景区打造成为4A景区。
刘书记了向队员们介绍了刘集后村建设的宝贵经验。村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目前村里有50个党员,并且在生产生活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问题、有困难直接向党员反映,党员、群众同心协力共同解决;建立“幸福餐厅”,保障村内老人用餐,提升凝聚力、幸福感;依托周边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红色资源优势基础上,刘集后村因村制宜,建成了刘集生态采摘园。
当问到刘集后村红色文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突出困难时,刘书记沉思良久,最后实事求是的说他认为目前村内红色文化资源仍存在利用不充分、浪费现象,且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于《共产党宣言》等红色经典理解程度较低、不够重视。对于刘集村建设未来的建设规划,刘集村计划将刘集景区建设成为吃、住、行、娱一体的景区,留住游客,方便游客。同时,刘书记希望将刘集后村做大做强,吸纳大学生参与建设,不仅为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同时增强刘集村活力。
采访的结尾,刘洪燕书记说,“青年人是我们祖国的希望,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新时代,作为祖国建设者的青年人们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这句箴言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如一代代刘集人那样接续传承红色传统,赓续伟大基因,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建设中,为新时代乡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队员同刘洪燕书记合影 任鑫 摄
作者:陶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