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体悟中国式现代化并探索常州地区如何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平衡,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星火成炬,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常州小组的队员们利用这个暑假,依托文明城市建设,走进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常州市文化广场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融通古今:“名士第一巷”再显风流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隐没在高楼大厦之间,有着非常独特的水乡风情。放眼望去,青果巷曲径通幽,却又干净明媚。青果巷的历史非常悠久,建于明朝,由一条东西向的主巷和若干条小巷子组成,是我们常州百姓口口相传的名人故居集聚地,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于我的视觉体验而言,比邻而立的明清风格建筑是她特有的气质,每一块青石砖,每一块黑瓦片,每一扇雕花窗,都像是一个沉默的老者,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人们更加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我沿着主巷走一遍,充满文化艺术创意的小店让我目不暇接,我还在充满现代化艺术气息的咖啡馆里点了一杯冷饮,感觉驱走了不少夏日的炎热。
在我看来,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既唤醒了老城厢的历史记忆,又让千年文脉绽放新颜,更为常州打造“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旅游首选地,增添了一处“不得不来,不得不看”的文化新地标。这有助于我们依托常州文明城市创建,探索龙城如何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平衡。
此次实践后,我对青果巷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希望青果巷的文化底蕴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文化交流、文化教育、文化创新的理想场所。
文化广场——穹顶之下的城市客厅
我乘坐地铁来到了市民广场,置身其间,确实能感受到这组建筑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扑面而来的艺术感,建筑风格也和常州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严谨、质朴、简约而不失美感。这一新的城市轴线,构建了集聚文化气息的城市客厅。地面清冷极简风格的建筑群和地下生活气息浓厚的商业业态、严谨的建筑设计和松弛的广场氛围形成的强烈反差,倒也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我预约进入了文化广场建筑之一的美术馆,进馆便震撼于眼前充满现代感的画展布置,虽然我不懂艺术,但是在我看来,展厅内柔和的灯光将玻璃展柜后的画作衬托得尽显高级。
出了美术馆已是傍晚时分,市民演唱会拉开了帷幕。我加入了坐在石阶上聆听演唱会的人群,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轻松惬意的气息,音乐和晚风相结合于我而言是绝佳的精神享受。
我认为市民广场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市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本次实践对于我们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次活动,一个进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一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很多的收获。无穷的过往,都以现在为回宿:无穷的未来,都以现在为出发点。我将怀揣着这一段实践的记忆,带着感悟和思考起程,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通讯员 范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