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地质科学家访谈调研——李四光:急国所急 地质之光
当提及地质学家,你会想起谁?这份名单不长,但有一位人物一定众所周知,他就是李四光。从造船救国,到为国找矿,再到地质研究;从在外求学,到克服重重困难重回祖国。在科学救国的道路上,他不曾动摇、不曾停歇。祖国的河山处处印下他坚实的足迹。为救国而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奋斗,李四光的一生一直为实现救国强国之梦而拼搏。然而随着对他了解的越深入,我们心中的疑问越多,“是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他将自己的一生献身给祖国的事业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舒琳老师带领7名硕士研究生所组成的地质精神调研团邀请到了曾与李四光先生有过多次深入交流的李东旭教授进行采访。
7月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地大家属楼李东旭教授家中,正式开启调研。今年90岁高龄的李东旭教授为北京地质学院建校第一批学生,195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62年跟随李四光于地质力学进修班学习,1993年退休后仍兼任学校工作、2015年负责博士后在站培养、2019年后从事地质力学相关工作。可以说,他的一生始终以李四光先生的精神为标杆。
图为李东旭教授
李东旭教授从求学之路以及地质事业建设之路两个维度同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李四光崇高的爱国情怀和严谨的治学品格。李四光目标明确,爱国是其毕生不懈的追求,从面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屈辱历史,便从小立志要造出“第一流兵舰”;到1904年留日学习造船,发现中国由于没有钢铁不能造船;再到1913年又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但在发现中国因为没有地质学,采不出矿的现状后,改学地质,同时涉猎德文和法文,以便了解地质学前沿领域及发展动向,他始终将国家所需作为自身专业所向。1949年接受周总理的回国邀请,只身一人从货港踏上归国之旅,1950年9月抵京后开始为国科研的奋斗历程。随后,李东旭教授又以新中国成立为界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李四光的主要功绩。新中国成立前李四光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重庆大学等任教、任职,主要致力于我国地质学科基础理论;新中国成立后则以地质力学为主线,一条腿站在物理角度上、一条腿站在力学角度上,坚持运用理论指导地质找矿实践,指导地质事业发展。李东旭教授结合自身学习地质力学的经历,讲述自己因地质力学同李四光结缘,并在阐述地质力学学科由学习苏联到独立自主,再到不断西化的过程中,强调发展地质事业首先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学习西方进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此外,在阐述李四光地质思想时,李东旭教授指出李四光主张用系统、全面和动态的思维研究地球,并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出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必须要以实事求是为前提,要以实践为检验方式。
图为李东旭教授接受实践团访谈调研
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全面且生动地了解了李四光先生光辉、奉献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奠基者,而且家国情怀深厚、学术眼光卓越、视野宏阔,值得后人深入学习。
文:史江欣
图:母安妮 祖拉阿娅提·买吾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