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1月22日电(通讯员 杨子彧)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响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传华韵”社会实践队的十五位实践队员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传播事业,在日照、青岛等地市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前期充分准备,创新构想传播方法。“译传华韵”社会实践队于1月5日召开实践前期筹备会议,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创新性地将传播主体划分为三类有代表性的人群,分别是儿童,老人和外国友人。主体的选择基于实践队考虑到孩童和老人是社会文化传播桥梁的起点和终点,夯实两端的桥桩也就如同打通了文化宣传路径;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文化的全球化融合和交流自然成为趋势,作为学习语言专业的实践队员们更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全球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确定了实践主题和活动框架后,实践队员们便迅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考虑到实践时间上临近春节以及受众上老年群体的特殊性,1月13号,“译传华韵”社会实践队走进凤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剪纸文化宣讲与窗花制作活动,旨在让社区老年群体在手工活动中感受剪纸文化蕴藏的魅力。社区中的布置已然有了年味,队员们与长辈们其乐融融,在欢声笑语中和老一辈交流了对新年剪纸的回忆。队员们随后宣讲了剪纸的相关知识,如剪纸的种类、制作方法等内容。剪纸不仅内容形式丰富多样,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手把手的教学让剪纸文化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社区居民积极动手参与,互帮互助、分享心得。参与剪纸活动的居民们都认为活动意义非凡,纷纷表示“活到老,学到老”,在青年人的带领下了解剪纸背后的传统文化,老人们欣慰地表达了感谢。而我们也从和居民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
图为凤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向实践队员展示裁剪完成的窗花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庞升鑫 供图
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未成年人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下一代的主力军。因此中华文化应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陶孩子们的内心,为每个儿童的成长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和支柱力量。向孩子们传播知识最重要的是“寓教于学”,因此实践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相结合,携手东篱允陶机构于1月14日在日照市新华书店举办糖葫芦文化科普及糖葫芦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制作乐趣的同时了解糖葫芦背后所蕴藏的传统文化,从而启蒙童智,树立起孩子们的文化自信。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到糖葫芦的起源,并介绍了糖葫芦的原料不仅可以是山楂,还可以是水果等各种各样的食材。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亲手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冬日甜点。制作出来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与自己的伙伴、父母共享美食,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自制糖葫芦的趣味活动,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切身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队员在引导过程中也收获成就感,进一步深刻体悟社会实践的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参与由“东篱允陶”在新华书店主办的糖葫芦文化科普及糖葫芦制作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雅璨 供图
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社会实践队向外国友人传播传统文化的首选。为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体会到汉服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译传华韵”社会实践队1月16号来到青岛市新环球汉语教育机构,为当地的外国友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见面会”。宣讲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有不少外国友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开始学习了中国话,并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为了让外国友人有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实践队员身着汉服,在一边充当起了“模特”。实践队员队员主要介绍了汉服在时代推进下的演变过程,这其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尽显独特的中华韵味。在实践队员生动的讲解和近距离的展示下,外国友人直呼惊艳,对我们的展示表达了赞美和感谢。讲解后实践队员还准备了汉服折纸活动,鼓励外国友人亲手体验两种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外国友人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汉服文化以折纸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实践活动效果出乎意料,外国友人对于折纸艺术的热情十分高涨,积极主动地向实践队员询问折纸的技巧与步骤。在完成作品后,他们还向远在海外家人、朋友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真正达到了社会实践“由点及面”的宣传效果。在向世界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社会实践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为中华文化感到骄傲,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向新环球汉语学员演示汉服折纸步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书阳 供图
“译传华韵”实践队立足于时代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创新的形式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承担起青年担当,是独属于新时代的一份青年力量。实践队致力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代,不仅止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让民族智慧广泛地应用当代、指导后代,真正以“过去”赋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