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心生态文化调研队于7月8号前往丹江口大坝了解丹其建设过程和意义。
丹江口大坝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地处汉江与丹江汇合口下游800米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是治理开发汉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调研队员们来到了丹江口大坝景区,来参观这一宏伟工程的样貌。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队员们了解到了丹江口大坝建设的艰难过程。
在1953年为解决南水北调水源地的问题,毛泽东与“长江王”林一山在“长江”号军舰上讨论这个问题。毛泽东先后向林一山指出白龙江、嘉陵江、西汉水作为水源地,但都被林一山否定,直到毛泽东在地图上的丹江入汉江汇合口“丹江口”画下圆圈,因汉江上游和渭河、黄河平行向东流,中间只有秦岭、伏牛山之隔,它自西而东,越到下游水量越大,而引水工程量反而越小。这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兴建引水工程,让汉江水通过黄河引向华北,至此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正式提上日程。调研队员们站在丹江口大坝下方,只见江畔青绿宽广绵长,两岸楼房鳞次栉比;放眼坝内,但见江水碧波千顷,风平浪静,山清水秀,凸显出了毛泽东选择的正确。
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来自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就要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当时人们热情高涨,治山治水福万代理念根植人心,修建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早已达成共识,10万人云集在一起,汇成了比江水更汹涌的洪流。1959年12月26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截流。1967年11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1968年10月,首台机组发电;1970年7 月,建设至162米高程;1973年9月,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1974年,枢纽初期工程建成。随后又在2005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工程完工后,丹江口大坝由162米“长高”至176.6米,相当于增加了5层楼的高度。至此丹江口大坝最终完成。调研队员们站在丹江口大坝上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近处的丹江水如丝带般奔腾而下,翻滚的波涛掀起层层白色浪花,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气势磅礴。
在建设丹江口大型水利工程时,移民是其不可回避的难题。丹江口水库跨汉水、丹江两条河流,淹没涉及湖北河南3县2市。丹江口市前后移民16万人,他们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土地,克服万难。在搬迁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故事和奉献精神,许多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为了国家的大局和整体利益,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这些移民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为南水北调工程和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让调研队员们不禁感叹到这16万移民做出的伟大奉献。
丹江口水利工程的建设距今已有60多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库不仅为汉江流域提供生活用水,还承担着向北方受水区供水的圣神使命。它的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送往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区,有效缓解了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促进了受水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可向北方送水130亿立方米,造福一方。在防洪方面丹江口大坝也起着重要作用,丹江口大坝的建成使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自初期工程下闸蓄水以来,共拦蓄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92次,其中洪峰大于3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4次,避免了12次下游民垸分洪和34次杜家台滞洪区分洪,累计减免损失620亿元,让“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在生态方面,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丹江口市开展了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清流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从源头上控制入河垃圾,推动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丹江口大坝在南水北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