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的殷切寄语,进一步了解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总结成就经验,南京邮电大学嵊州邮梦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于7月10日赴嵊州开展专业研学,助力乡村振兴。专访家庭农场管理者周丹,调研嵊州市丘上万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近距离观察全自动化农业机器运作,切实体验现代化农民工作场景。
团队成员按约到达周丹家中进行采访。采访人舒智健从农业现代化模式的起源于发展、机械农业现代化当地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机械设施与设备应用、农业现代化中的培训与教育、发展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对周丹女士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舒智健同学询问周丹采用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原因,周丹女士表示,近几年来,嵊州已有无人机应用于除虫工作,但无人机数量少、价格高、操作难的问题显著。 同时,她的父亲从小便从事农业,现实的需求和父亲的影响,使她渐渐萌生出发展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想法。
在提及先进机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时,周丹女士表示,各环节均有特定的设备或技术,如无人机用于播种、喷洒农药除虫,拖拉机用于翻耕,收割机用于收割,插秧机用于插秧。在灌溉方面,他们目前采用喷灌技术,虽未大面积开展,但已于试验田开展试验。
此外,周丹女士表示,先进机械设备在山间田地的运用仍较为困难。以大型拖拉机进行山间耕地为例,拖拉机的耙齿有极大可能在工作半天内便磨损、脱落。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周丹女士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前景作出了肯定。“它改变了往昔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拿着锄头在田里劳作的景象。”周丹指出,农业现代化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收入和就业岗位,让无论老少,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农业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来。
周丹女士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团队成员的问题,她表明自己走上农业之路受家庭影响颇深。同时她也谦逊地表达了自己将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最后,团队成员与周丹女士签订了《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合同》,团队成员收获颇丰。
团队成员紧接着来到了嵊州市丘上万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了公司分拣为盒马生鲜供货的桃形李的全自动化机械过程。在这家公司,团队成员参观了机械化分选桃形梨的整个流程,有成员如是说:“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机械化对于生产效率质上的提高。竺秋玲女士作为主管,她详细解答了我们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对于先进的技术,团队成员潘昱璇、柯卉芯虚心请教,就初衷、技术和收获几个方面对负责人竺秋玲进行采访。
团队成员首先对丘上万亩公司在生产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的初衷进行提问,负责人竺秋玲女士表示,最初公司在桃形李分选环节曾采用人工分选模式,但劳动者由于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分选质量和效率都大打折扣。而自动化、机械化的生产流程,能在保证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提升效率和质量。
接下来,竺秋玲女士对丘上万亩公司目前采用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公司专门定制了针对嵊州桃形李的生产线,可以从品相、大小、糖度三个维度来衡量果子的质量。该生产线不仅简化了以往繁琐的检测流程,还能很好地量化过往测量难度颇高的糖度。这无疑是效率的飞跃和质量的提高。
“(自动化生产)最大的优点就是变得标准化后能够统一生产,而且减少了很多瑕疵,许多人们肉眼无法看到的一些瑕疵,这样也就能更高的达到我们品控的一个要求。” 竺秋玲女士对自动化生产表达了自己十足的信心。
七月盛夏,繁华盛开。自此刻起,南京邮电大学嵊州邮梦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正式扬帆起航。“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无愧为“国之大者”。作为南京邮电大学学子,“嵊州邮梦人”们厚植爱农情怀,不局限于教室一隅、书海一角,亲身投入农业自动化、智能化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收获感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砥砺锋芒,在实践中实现理想。为让农业自动化不再只是构想,让自动化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发挥力量,深入基层,感知社会,汲取成功经验,发扬智慧农业,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