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惠交“益”实践队聚焦“第一张蓝票”,探索碳汇新发展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7月13日讯】(通讯员 林靖芸 李菲杨)2024年7月6日,碳惠交益实践队聚焦碳汇发展前沿,前往亿达公司进行调研,期望通过了解其在渔业碳汇领域的发展情况,向大众科普渔业碳汇相关知识,增加渔业碳汇的知名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亿达公司的合照 陈照函摄
碳惠交“益”实践队——谐音碳汇交易,是来自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的一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依托集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祁第教授团队,在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知识——碳汇之后,学生团队致力于变“汇”为“惠”,交“易”于“益”,深入最前端、最基层、最普及三大模块,进行对“蓝碳交易”概念的学习、调研、宣传,致力于展大学生优势为政府政策提供系统调研基础,为政策落实先行一步做好群众意愿基础。
图为亿达公司蓝票复印件 林菲菲摄
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福州本土的海带产业化龙头企业,率先于福州(连江)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完成了第一笔海洋碳汇确权登记。2023年6月3日,在福州举行的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连江县向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国首张由海洋与渔业部门备案确认的蓝色碳票。蓝色碳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办法》,经第三方机构监测评估、认证,海洋与渔业局备案,海洋碳汇交易部门登记的海洋碳汇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
图为亿达公司罗主任与实践队成员进行交流 廖杰凤 摄
在亿达公司罗主任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亿达公司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海蜇、海带、鲍鱼等海产品的高值化开发,多次获得渔业博览会金奖荣誉。2022年1月,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全国首宗海洋碳汇绿色交易;2023年6月获得全国首张蓝色碳票,为全球碳中和事业作出了贡献。
图为实践队与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探讨 陈照函摄
“渔业碳汇是怎样交易的?”、“第一张蓝色碳票是如何颁布的?”在调研过程中,亿达公司负责人与实践队成员一同揭下了这两层神秘面纱。渔业碳汇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也被称之为“可移出的碳汇”和“可产业化的碳汇”。而亿达公司在渔业碳汇方面最为重要的三类成果为:零碳会议、司法碳汇和碳中和机票。其中零碳会议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会议全程的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购买碳汇以抵消会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就是一项重要措施。司法碳汇是指当一些违法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坏后,当事人可以通过认购碳汇来进行替代性修复。“碳中和机票”则是兴业银行联合厦门航空推出的旅客可通过购买有“碳中和”标识的机票帮助抵消飞机航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的一项举措。
渔业碳汇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生物体碳汇,如藻类收获;二是沉积物碳汇,即死亡生物体沉入海底;三是生物生长代谢产生的惰性碳。在渔业碳汇核算方面,集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祁院长带领其团队与亿达公司通力合作,严格参照 CCER 标准编撰了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这一方法学聚焦于大型藻类养殖的碳减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同时,对于连江县的渔业碳汇估算,团队采用了无人机遥感、沉积物标志物和统计等方法,针对不同的碳库分别进行科学合理的估量。碳汇量的估算依靠方法学,通过对比项目活动前后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算出相对于基准线的额外减排量。由于藻类养殖生长周期短,团队每年对其进行一次核算,使得碳汇量能更频繁地量化。
图为祁第教授团队杨威老师进行碳汇核算方面知识的科普 陈照函摄
在深入挖掘第一张蓝色碳票背后故事的同时,成员们也了解到了亿达公司总经理邱碧香女士的创业经历。2003年,邱碧香在福州市晋安区创办了福州亿达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海产品的粗加工实现了从0到1的原始积累。2013年,邱碧香响应连江政府的号召,毅然将公司迁回连江,依托连江海带的资源优势,亿达公司着力于以海带为主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及相关产品研发,助力连江海带产业发展。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邱碧香同样注重着企业的社会效益,积极致力于乡村振兴。2016年,亿达公司在东洛岛开发了3000多亩海域的养殖基地,不仅为渔民无偿提供苗种和养殖地,还坚持以高于市场标准的价格向渔民回收海带,大大降低了渔民的养殖成本。同时,亿达公司还在福州多地建立多个海带粗加工场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的机会,帮助当地妇女实现家门口的就业。
图为亿达公司刘总介绍公司未来在碳汇方面的发展规划 陈照函 摄
据亿达公司刘总介绍,海洋碳汇正从先行先试、特事特办逐步迈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目前,企业仅可对已确权登记的海洋碳汇进行交易,而海洋碳汇的开发确权需底层方法学作为支撑。在方法学的研究领域,亿达公司与集美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祁院长团队展开了密切合作。亿达公司为方法学的拟定提供监测数字支持,祁院长团队则深入连江海域进行各类相关测试及取证,全力朝着符合CCER交易标准的方向努力,期望早日实现海洋碳汇领域的方法学被纳入CCER国家自愿减排交易规则中。除此之外,为促进公司在渔业碳汇方面的发展,亿达公司还成立了福建绿巨人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等。未来,亿达公司及旗下的绿巨人生态公司在与当地政府保持合作的同时,也会与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集美大学加深互动,不断扩展海洋碳汇业务,提升方法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集美大学碳惠交“益”实践队 责任编辑:林靖芸 李菲杨 联系电话:1379979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