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苏州大学青年教师领航团“哲学+”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王一成带领下走进常熟市孝友中学,就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江苏省特级教师、常熟市教育局高中政治教研员王延东,常熟市教育局初中政治教研员季燕,常熟市孝友中学校长郭元开、思政课教师代表刘怡,常熟市第一中学德育处副主任王秋珺等参加座谈。
寻访:孝友中学的历史
在孝友中学校园内,郭元开校长带领实践团的成员们参观走访,结合标志性事件和名人典故,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孝友中学的百年办学历史。秉承“孝贯人伦,友睦天下”的校训,常熟市孝友中学诞生于封建科举废除之际,引领倡导了新式中学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和实业报国人才;它成长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烽火中,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岁月里获得新生;它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并坚定地奋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在郭校长看来,一部百年中学的历史,同样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近现代史的微观缩影。当前,学校正在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和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在“两个结合”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致力于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真正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营造“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的良好环境。
图为座谈会分享现场。通讯员祁子涵供图
分享:思政一体化的建设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一成首先对常熟市孝友中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孝友中学历史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学思政课程建设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上走在前列。实践团此次来交流学习,主要想进一步了解中学政治教育教学的前沿现状,调研苏州地区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县域的建设情况。希望以此为契机,双方加强交流,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图为座谈会交流现场。通讯员祁子涵供图
交流:基础教育的发展
随后,实践团成员刘馨怡、祁子涵、黄洁晨、冼晶等就“中学课堂教育方法如何丰富”、“学生思维品质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等问题与王延东、季燕、王秋珺、刘怡等老师开展交流,老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予以耐心回答。双方也就本次调研的主题和内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合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度交流。
展望:思政教育的进步
热切交流,携手共进,本次常熟市思政教育考察调研圆满完成。通过此次调研,苏州大学“哲学+”实践团深刻认识了基础教育现状,学习了常熟市一线教学团队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本次活动为团队下一阶段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推进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及青年发展型城市,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起重大作用。团队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调研,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措施,让青春“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