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至16日,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鲁垛遗韵”暑期实践调研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乱针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旨在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传统技艺,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与交流,为地方文化的弘扬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7月12日,实践团成员们在院专职团干部郑澍坤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宝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队成员通过详细的文化驿站分布地图,规划了调研行程,并深入了解了当地志愿服务队的卓越贡献和宝应县“好人好事”的展示。通过参观,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平凡人创造非凡价值的精神,还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图一到达宝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探索乱针绣艺术馆
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乱针绣艺术馆。在扬州国凤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的引导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乱针绣的起源、工艺流程,并观摩了正在创作的作品。莫元花老师的细致讲解和精湛技艺展示,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乱针绣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图二与扬州国凤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老师合影
深入鲁垛镇实地调研
7月13日,实践团来到鲁垛镇进行实地调研。在乱针绣产业园区,团队成员参观了众多乱针绣作品和文创产品,并对乱针绣研究所所长莫元国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对当前发展状况、政府扶持政策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探讨,成员们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乱针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团队成员还积极走上街头,通过发放问卷和面对面交流,直接向鲁垛镇的居民收集关于乱针绣发展的第一手反馈。他们耐心倾听,详细记录,力求从民众的视角捕捉乱针绣在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与民众情感。
图三团队成员走访邻街进行调研
参观祝萍织绣馆
7月15日,实践团参观了祝萍织绣馆和汤祝萍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这里,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了乱针绣工艺美术师的创作过程,并就乱针绣的发展现状和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访谈。通过学习与交流,成员们不仅增进了对这一技艺的理解,还感受到了工匠们的坚持与热爱。
图四团队成员与汤祝萍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交流
此外,团队成员还参观了宝应县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与展览,深入了解了宝应县独特的风土人情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都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宝应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积淀与人文魅力。
开展乱针绣宣讲活动
7月16日,实践团来到安宜镇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当地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乱针绣非遗宣讲活动。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互动环节,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乱针绣的历史、文化和数字化保护途径。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活动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团队成员特别设置了提问环节,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对于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团队成员准备了甜蜜的糖果作为奖励,让这份知识的收获更加甜蜜难忘。在欢声笑语中,为小朋友们编织了一个关于乱针绣的多彩童年记忆。
图五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展望未来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宣讲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乱针绣的现状与挑战。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乱针绣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其数字化进程,为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鲁垛遗韵”暑期实践调研活动,不仅丰富了成员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也为乱针绣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管理学院实践团队将继续努力,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