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东理工大学“小鱼信箱”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多方联系与筹备后,应邀前往菏泽市,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李副会长在优雅的茶室环境中展开了一场关于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深入交流。双方围绕“小鱼信箱”项目的多个层面进行了愉快的探讨。
在此次交流中,实践团首先详细阐述了“小鱼信箱”项目的核心内容和运作流程。与此同时,李副会长介绍了菏泽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旗下颇具影响力的“小荷学堂”项目,该项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在菏泽市取得显著成效。双方就主要四个方面进行了沟通。首先,实践团介绍了“小鱼信箱”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李副会长则分享了“小荷学堂”项目的成功经验,双方探讨了两个项目之间的共同点,并就可能的学习借鉴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又就留守儿童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如独立自主和责任感,同时关注到他们在初中阶段可能因教育问题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产生的莠性转变。实践团队长指出,留守儿童与大学生之间存在共同点和差异。他提出,在扩大“小鱼信箱”服务范围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以更好地关爱这一群体。
实践团成员认为,“小鱼信箱”项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写信与留守儿童互传信件,旨在守护他们的精神家园。他强调,留守儿童因长期独立生活,培养了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同时也面临情感问题。项目在定陶区的成功经验为未来跨区、跨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也对组织成员和对接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他们表示,不论是哪里的留守儿童,他们因父母长期在外,独立自主能力得到锻炼,能自己处理许多生活事务,并在家庭职责上展现出责任感。然而,长期的分离和孤独感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放纵和自卑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未来发展。
李副会长对“小鱼信箱”项目的运作模式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项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强调,应加强公益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构建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公益生态和治理格局,以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项目发展,李副会长决定于次日邀请实践团成员前往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与协会王会长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双方期待通过此次交流,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更多可能,共同书写关爱留守儿童的新篇章。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山东理工大学“小鱼信箱”实践团与菏泽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了解与合作,也为推动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为更多留守儿童带去关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