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青春向党淬初心,青蓝相济育桃李”实践队:传统文化进社区之漆扇
济宁7月26日电(通讯员 孙凯琰)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次暑假中,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青春向党淬初心,青蓝相济育桃李”实践队来到了曲阜鲁城街道奎文社区,对小朋友们进行了传统文化——漆扇的传播。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漆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通过亲手制作漆扇来了解相关知识。
想要制作一把好的漆扇,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传统。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调研,我们得知:漆扇起源可追溯至汉代,起初主要用于帝王贵族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漆扇逐渐融入了民间生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手工艺史》中提到,苏州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漆绘陶罐”,外壁用金黄、棕红两种颜色的生漆绘几何图案。“漆绘陶杯”的黑色陶衣上,也用棕红色生漆绘出几何图案。这样算来,江苏人与漆的故事,起码已经延续了4500年。明清时期,江苏漆器已经是“集大成”的工艺典范,不仅让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爱不释手,也深受皇帝喜爱,一度成了“国礼”。
但传统漆扇的制作流程很多,涉及到多种工艺,我们无法做到。所以我们采取了简易版网红漆扇,使用了大漆工艺中一种叫作“漂漆”的技法。通过滴、点、弹、甩等方式将不同颜色的色漆轻浮于水面,用笔在水中轻划,产生肆意流变的纹样,再将需要漂染的器物下水漂出晾干,即可完成一件漂漆制品。
7月15日这天我们来到了奎文社区,我们提前准备了扇子、水、桶和天然漆料。因为制作漆扇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我们告知孩子们要将扇柄沾上水,防止制作过程中沾上漆料。然后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颜色,将漆料滴入水中,使其扩散至整个桶。然后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漆料,避免过度搅拌。最后将扇子放入水中,选择喜欢的颜色,一边旋转一边放入。一把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漆扇就做好了。
作为公认的出片“神器”,漆扇与扎染一样,一模一样的色彩配比,同样的制作方式,也无法获得两件完全相同的作品,每把漆扇独一无二的特性,其流云变幻的中式美学,正是最吸引人的地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让青少年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社区也将积极引进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和人才,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助力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今天我们志愿者和这些青少年们通过亲手制作漆扇,仿佛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流淌血脉,感受到了历史的悠远与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