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时代,实业是国富民强的压舱石,为更好地把握当今社会实业发展的大方向,探寻如何凭借创新精神持续驱动实业发展,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文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南京江北大厂文明小镇。
沿着队伍设计的“实业兴国”这条路线,队员们走入位于南京江北大厂文明小镇中的1934文化产业园。作为江北新区首个老工业基地转型而来的文化产业园,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化工业的诞生、成长与辉煌。百余年来,无数贤人志士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荣光。
迈入1934文化产业园区的时候,队员们迎面看到的是两侧记录这片土地变迁的工业文明长廊。大致浏览长廊后,队员对1934文化产业园的前世今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百余年前,这片土地被称为“卸甲甸”。1934年,民族化工业之父范旭东先生在这里创办了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从此,这里成为了中国化工业的摇篮,这也是如今1934文化产业园的前身。在永利铔厂建立后,这片土地逐渐被称为“大厂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永利铔厂更名为“南京化工厂”,“大厂”此后在战争废墟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历程。
园区内的工业文明长廊讲述了大厂的“前世今生”和“工业记忆”,再往里走,队员们看到了1934文化产业园为顺应历史发展而做出的努力。园区内可见经过改造的废旧的仪表、损坏的齿轮、生锈的管道等被时代淘汰下来的机器零部件,这些看似已经毫无用处的零部件,经过创新性改造在此处获得了新的生命。通过保护性开发的方式,园区将文化创意、影视拍摄、时尚街区等元素融入园区发展,使得这个曾经的工业重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对整个园区的实地探访,实践小队的队员们了解到园区始终坚持以“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定位,逐步实现由“制造业”向“服务、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转型发展。园区内丰富的工业遗存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是园区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源,依托这些资源,1934文化产业园正在探索一条新时代工业科技、生态保护和文旅服务协同发展的转型之路。
在此次实地探访活动中,实践小队的队员们了解到新时代化工业遗址的开放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模式,依托对工业遗址资源的创造性保护与创新性开发,使原先相对落后的工业小镇如今重新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队员们纷纷表现出对这一创新发展模式的赞叹,同时也表示,同样要将创新精神融入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承担新时代赋予青少年的使命与责任,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撰稿人:张悦 朱艺冉
图片素材:陈君怡
团队负责人:沈宸君
审核老师/指导老师:刘俏芝,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