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莘田村水产养殖中鱼类病害的真正原因,2024年7月8日佛山大学“渔你乡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到了合洋水产有限公司名下的养殖场进行实地走访。
寻访渔场场长冼先生
阳光洒落,微风拂面。突击队的成员们踏入了养殖场,在渔场进行参观的同时对养殖户们进行了深入地寻访,在走访途中成员们还有幸找到了合洋水产水产渔场经验丰富的场长冼先生进行深入采访。
突击队成员了解到鳜鱼按照饵料不同,分为饲料鳜和鱼仔鳜。对于这两种鱼在市场上的定价策略,饲料鳜利润更高,而鱼仔鳜的养殖成本要高。冼先生坦诚地提到鱼仔鳜因为投喂的饵料含糖量较高,相较于饲料鳜,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扰,但出于成本的考虑,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鱼仔鳜。在谈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时,冼先生头疼地表示,蛙虹彩病毒病和脾肾肿大坏死病是目前鳜鱼主要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病害。
此外,寄生虫病害问题也不容忽视,鱼类易在驯化期诱发的病害,如车轮虫、指环虫、纤毛虫和斜管虫等。尽管面临市场波动和寄生虫病害威胁,冼先生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希望带领养殖场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尝试新的养殖模式,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采访资深养殖户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还采访到了当地资深养殖户段先生以及他的渔户朋友,他们深入解答了有关鱼类驯化的问题。养殖场大部分是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提供鱼苗,把鱼检测疾病之后给农户,而散养户自己标苗至吃料。公司提供的鱼苗经过检测携带病毒较少,养殖合格率高很多,驯养率也更高。鳜鱼病毒病无法治疗,仅能预防和控制。有些带病毒的鱼苗无法检测出病毒,当买回后环境发生变化,病毒爆发死亡的情况也难以避免。
“驯化期鳜鱼易发病,今年驯化的成活率仅两成,且驯化好的鱼苗有50%的可能发生闭口,今年收成情况不容乐观。”段先生对此进一步解释,“一旦鱼类被成功驯化,在遭遇病害或者剧烈的环境变化后,它们可能会表现出‘闭口’现象,甚至温度的变化和养殖密度过大也会使鱼类出现‘闭口。’”另外,他还提到,过量的饲料摄入可能导致鱼类出现肝胆问题。最后,在谈及养殖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时,段先生强调了生态养鱼的重要性。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渔你乡约”突击队成员们探寻了莘田村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深入了解了鱼类病害的原因,为今后当地治理鱼类病害问题打下基础,为当地渔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