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辽宁科技学院“助新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乃是辽宁省铁岭市的三道林子村——一个风光旖旎却在发展道路上遭遇诸多挑战的乡村。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大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深度认知,增进学生与农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当大学生们踏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迎接他们的是村民们那一张张憨厚而诚挚的笑脸。活动伊始,热情淳朴的村民们主动担当起农业知识的传播者。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村民们详尽入微地向大学生们阐释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种植技巧以及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业传统。从播种的最佳时节到灌溉的关键要领,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到丰收时刻的满心欢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民们长年累月积累沉淀的宝贵智慧。大学生们专心致志地聆听,不时提出疑问,与村民们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探讨。
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大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毅然投身到繁重的农活队伍当中。他们有的在田地里埋头除草,有的协助采摘已然成熟的丰硕果实,有的参与农作物的精心灌溉。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然而他们的脸庞上却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灿烂笑容。通过亲身参与劳作,他们深刻体悟到农民的辛勤耕耘,也愈发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除了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大学生们还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之上。在村里临时搭建的教室里,他们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辅导学业。从语文、数学到英语,大学生们运用生动活泼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传授知识,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浓厚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中遭遇的种种难题,还与孩子们分享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鼓励他们树立高远宏大的理想抱负,努力走出乡村,勇敢地去追寻更为广阔的天地。
为了更为全面透彻地了解乡村的发展实际状况,大学生们展开了系统深入的调研工作。他们穿梭于村庄的大街小巷,与村民们促膝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收入来源、生活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殷切期望。通过此番调研,大学生们敏锐地发现,尽管当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由于销售渠道的单一性、农产品附加值的低下等客观原因,农民的收入增长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瓶颈限制。于是,他们充分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旨在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助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大学生们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当中。他们协助村委会有条不紊地整理档案资料、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为村委会的日常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在与村委会干部的紧密合作中,大学生们广泛汲取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也更加深刻地领会了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文化交流活动亦是此次社会实践的一大亮点。学生们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别具一格的书法绘画展、趣味盎然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们不仅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深入挖掘并了解了当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习俗,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此外,大学生们还大力推动并积极参与农村环保项目。他们组织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环保知识,并带领村民们积极开展河流清理、植树造林等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绝非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深度洗礼和成长的重要旅程。它使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必要性,也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踊跃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当中,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乡村。
(通讯员 张晚竹 指导教师 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