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过期药品的合理处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群体药品使用量的增加,使得过期药品处理问题尤为突出。由于药品回收知识的普及不足以及回收渠道的不便利,许多过期药品未得到妥善处理,给环境和公共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面对这一现状,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过期药品,不过期关怀”社会实践队,通过精心策划的立项,明确了调研的目标与意义,致力于通过访谈和宣讲活动,提高老年人对过期药品回收的认识,分析并理解影响他们回收行为的多重因素,以推动药品回收体系的持续改善和健康发展。
8月21日,“过期药品,不过期关怀”社会实践队组建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先行前往乳山市主要的过期药品回收点——燕喜堂药店进行实地考察。在与药店店长的深入交流中,我们得知,回收点采取向购药居民宣传的方法,尽管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但过期药品回收的实际覆盖范围依然有限,参与主体多集中于四五十岁的中年市民,年轻一代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而农村居民对过期药品回收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这一现象与我们预期的大相径庭,促使我们迫切地在乳山选定的乡镇中,针对老年群体开展进一步的深入访谈。
8月22日,在下初镇、夏村镇、南黄镇、午极镇、白沙滩镇等地,调研小组成员深入村庄,与老人一对一进行交流。在鲁家夼村,我们遇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爷。当谈及过期药品回收的重要性时,他立刻表示认同:“这是件大好事,过期的药吃了可不得了!”老爷爷的明确认知让我们感到振奋。但当问及他的处理方式时,他的回答却让我们的心情起伏不定:“扔了!”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虽然部分老人对过期药品的危害有所了解,但在缺乏正确处理方式的情况下,他们的实际操作并不到位。
老爷爷还表示,他从未接受过相关的宣传指导,对于药品回收的具体流程和最终去向也存在疑虑。他担心回收的药品可能被不当地重新流入市场,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要让老年人安心参与药品回收,必须要有政府的权威认证和透明的操作流程。
调研中我们发现,像老爷爷这样对过期药品回收有清晰认知的老人并不多见。大多数老人对过期药品的认识不足,有的甚至忽视了药品的有效期,家中的子女也很少提醒他们注意药品的保质期。即便是那些认识到过期药品可能带来危害的老人,他们的处理方式也仅仅是将其丢弃,缺乏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深入村庄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更有幸与富有洞察力的村医进行了一场充满启发性的对话。他坦诚地指出,村里在过期药品回收方面的宣传教育几乎为空白,这让我们认识到在药品回收知识普及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即便是像村医这样常年与药物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对于过期药品回收的具体事宜也知之甚少,这反映出目前回收点的宣传力度和覆盖范围远远不够,其影响力局限在了周边区域。
在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药品回收活动时,村医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他认为,要让村民们真正认识到药品回收的重要性,就必须深入基层,主动出击,为村民们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他强调,只有让村民们近距离感受到回收活动的必要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行动力。
村医的见解与我们的调研理论框架不谋而合,深刻体现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认知是激发行为的关键。为了有效提升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的参与度,我们深知,首要任务是对目标群体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我们的社会实践队在调研之初便精心准备了宣传海报和宣讲资料,旨在通过知识普及,激发社区成员的环保意识。在每一位老人的访谈结束后,我们会引导他们来到宣传海报前,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详细阐释过期药品回收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我们的宣讲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更是一次心与心的沟通,我们用贴近生活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让老人们深刻理解过期药品回收的必要性。
当我们在村里张贴宣传海报,普及过期药品回收的知识时,村医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些都是些老百姓不知道的知识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一行动的认可与支持,也表达了对提升村民健康意识的殷切期望。
通过这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的社会实践队在社区播撒了环保意识的种子,期望过期药品回收的理念能在每位老人的心中扎根并茁壮成长。我们憧憬着,这些种子将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捍卫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构建和谐绿色社会环境贡献力量。社会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在这次访谈活动中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深远影响,认识到宣传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励观念变革和建立正确价值观,通过普及药品回收知识,激发了公众对妥善处理过期药品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回收行动,共同营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次访谈活动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实地调研,它是我们对社会教育引导方式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我们的访谈小组将持续努力,通过更精准有效的宣传教育,唤醒社会对过期药品回收重要性的广泛认识,维护我们的环境和未来。我们呼吁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成为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进,在希望与挑战并存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