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深刻理解领悟西柏坡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4日至7日,深入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开展了以“秉持‘赶考’初心 传承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西柏坡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进京赶考”的出发地。1949年3月23日启程时,毛泽东主席曾作出“希望考个好成绩”的庄严承诺。时光跨越60余载,这个承诺从未改变。2013 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调研西柏坡时特别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以前辈之身影,忆西柏坡精神
“宝葫芦”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83岁老党员晏致添的家中。晏致添老爷爷党龄近50年,他见证了党和国家从新中国成立时期到如今的发展与变革。
在交谈时,晏爷爷向成员们分享了他曾经为党工作的经历。晏爷爷在年轻时有上进心并且在供销社表现好,经常参加党支部的会议,为党的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晏爷爷对当代年轻人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当代年轻人奋斗目标要明确,在社会上紧跟时事,各方面听党话,在学习和工作上以身作则,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件事,并且党分配的任务要积极完成,保持进取心。
在谈及西柏坡精神时,成员们围绕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容,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等,与晏爷爷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晏爷爷用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为成员们讲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让成员们对西柏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图为老党员晏致添爷爷与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讨论西柏坡精神。 李雨橙 供图
交流过程中,成员们被老党员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晏爷爷为榜样,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
以今人之姿态,传西柏坡精神
近日,在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城镇居民的关注。“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积极组织了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普及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宣讲开始时,成员们生动地讲述了西柏坡时期的故事。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当时,作战室里的条件十分简陋,但共产党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智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成员们在叙述这些革命故事时,眼中闪烁的尽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这些故事深深触动着居民们的心,讲述故事的成员们也在居民们的心中烙下了不灭的痕迹。
成员们借着这些革命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讲解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其中着重介绍了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未来的深谋远虑。居民们被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深深吸引,对西柏坡精神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为“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前宣讲合影。 姜毅 供图
在宣讲中,成员们也通过问答形式,生动有趣地引导文港镇居民去了解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明白这一段历史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此次宣讲活动中文港镇居民和成员们都全神贯注,仿佛自身处于那个奋斗岁月。
这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场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殷切期望,队员们和社区人员都从这次宣讲活动中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热情和革命精神。
以后人之朝气,承西柏坡精神
在文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上,怀着将西柏坡精神传承给新一代的希冀,以一场融合红色文化朗诵与红歌的演出,将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活力巧妙结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在广场的一角,成员们身着整齐的服装,眼中闪烁着对西柏坡精神的崇敬与传承的渴望。随着音乐的响起,红歌《可爱的中国》如同晨曦初露,穿透了岁月的尘埃。成员们的声音纯净而有力,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紧接着,朗诵环节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将西柏坡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队员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讲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一种召唤,一种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坚定信念。
在这场演出中,成员们不仅仅是表演者,更是西柏坡精神的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热爱与奉献。而小朋友们,则在他们的引领下,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身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西柏坡的坚定与执着。
图为“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在政府广场上与小朋友们合影。 姜毅 供图
通过本次西柏坡精神系列活动,“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加深了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同时,也让文港居民们了解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未来,药学院“宝葫芦”社会实践团队将以这次宣讲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带领更多群众深入地学习领会西柏坡精神的核心要义,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