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安乐寨村,助力乡村振兴—2024暑期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壁上生花”实践团“三下乡”
7月15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两名老师和14名学生组成的“壁上生花实践团”前往安乐寨村,开展了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墙绘设计和景观改造为主要内容,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文旅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积极组织了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实践团成员们希望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7月15日上午,壁上生花实践团在招贤乡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仪式。领导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乐寨村的历史和现状。村民们也积极参与,表达了对实践团的期待和支持。
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乡村振兴,行胜致远,在骄阳似火的年纪,团队成员们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安乐寨村,赋能乡村振兴。弯腰、抬臂、起手、落笔、上色,画笔在光影间跳跃,墙绘成为安乐寨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墙绘作品围绕司马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文明和党的宗旨和理念等主题,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将艺术融入了乡村生活,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中,齐心为乡村“增颜值”、“提气质”、“育文化”出一份力。
在进行墙绘创作的同时,实践团还为村庄的古城墙遗址的景观道路设计了改造方案。通过整理修缮沿路绿化、、增加历史叙事栏、增加历史人像雕塑、排水沟杂物清理、增加休息亭和座椅、沿路种植花卉植物和增加垃圾桶等改造手法,让游客和当地村民能够来这里感受当地村落的风貌遗址,并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做到步移景异的观光效果。总体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村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旨在通过美化步道提升村庄的整体景观水平。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进行了广泛的互动交流。许多村民在看到墙绘创作时,主动与实践团成员聊天,询问创作的灵感和过程,甚至有些村民自愿参与到墙绘的涂色工作中。这种自然的交流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村民之间的距离,也让村民们对文化艺术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体验。
十天的实践活动中,壁上生花实践团共完成了4幅大面积的墙绘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色彩艳丽,深受村民喜爱。同时,实践团还为村庄设计了多条景观步道,这些设计方案不仅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评价,也为未来的实施提供了蓝图。此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美观度和文化氛围,受到村民和当地政府的广泛赞誉。
实践团成员陈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意义。看到村民们对我们作品的喜爱,我感到非常自豪。”另一位成员魏同学说:“在实际操作中,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次实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是在帮村庄做事,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经验和成长。”
此次壁上生花实践团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安乐寨村的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实际行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未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