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暑期实践活动进行中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乡村农旅进步注入了无限新动能。为深入了解在长安大学重点帮扶下陕西省商南县农旅发展情状,8月19日,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陕西商南“新质赋能农业·数智筑梦乡村”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作航的带领下先后前往负责商南县农业、旅游业发展和招商前景规划的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招商服务中心学习访谈,使团队成员了解了商南县农旅经济发展挑战与潜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农旅与招商服务方面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商南县农业以“茶菌果”为代表,属于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实践团队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农业的发展模式向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沈稳国展开了访谈。通过访谈,团队成员明白了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的难点,了解了数字化、智慧化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访谈开始,农业农村局沈副局长对商南县特色产业、涉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做了整体概述,详细介绍了茶产业、香菇木耳、猕猴桃等商南县重点产业的发展成效与前景,并指出农业农村局围绕特色产业、农村经管和水产养殖三方面展开工作,任务集中于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会议上,王作航老师从农业信息化发展前景和商南县农业发展资源要素合理分配等方面向沈副局长进行提问,重点关注了在新质生产力指导下商南县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状况。目前商南县已经运用“互联网+”等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宣传推广农特产品,但仍存在规模效益不明显、产业链条短、农民组织度低等问题。基于新质生产力对更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同学们又向农业农村局沈副局长了解到了商南县的人才教育与选拔机制,明白了商南县确保新质生产力“科技、教育、人才”良性循环的措施。通过此次会议,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商南县农业发展的潜力与挑战,对商南县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商南县文化底蕴深厚,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积淀的厚重,兼移民文化的丰富广博,形成了商南人“北国之豪放”和“南国之灵秀”的独特风格。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商南县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融入了数字化、绿色化的新特点。通过对商南县文旅局局长杨波的访谈,实践团队成员了解了智慧旅游发展的挑战与潜力,对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有了全新的认知。
会议上,文旅局局长杨波从商南县康养旅游角度切入,介绍了商南县依托金丝峡“八大农庄”、试马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资源,全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机制和“四大名城”建设目标,展现了商南县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优势,也客观指出了商南县在环境治理、优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短板。实践队成员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提问,文旅局副局长胡海波向实践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智慧旅游”发展的具体举措,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数据采集”、“游客画像”等数字化管理为获取旅客身份信息、景点喜好等多重信息,做到线上线下结合宣传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访谈,实践团队成员对商南县文旅发展的特点有了整体把握,对新质生产力指导下旅游业发展数字化、绿色化的新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招商引资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对县域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实践团队向商南县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操君展开访谈,共同探讨新发展模式下县域招商服务工作的开展问题。
招商服务中心操副主任指出,商南县招商服务工作近年来考核力度加大,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面临着前期谋划不足、信息渠道匮乏、人才流失等显著问题,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够。访谈中,实践团队关注了商南县目前招商服务的重点领域,了解了硅原料、钒矿、镁矿开采提纯等高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情况与未来前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基于此,商南县重点推出了“乡情招商”的新型招商模式,从“百人百万创百业”到“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再到“乡党回乡”,商南县为未来招商引资的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
本次对商南县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和招商服务中心的访谈活动在王作航老师的带领下以问答形式展开,通过此次访谈学习,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陕西省商南县农业、旅游业与招商服务的发展情况,明白了在新质生产力指导下商南县农业、旅游业与招商服务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对商南县未来的县域经济发展、长安大学对商南县的重点帮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