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下午,团队一行进入到纪念馆B馆,继续我们的参观。根据馆内入口文字的介绍,我们得知该支队一直以肥东青龙厂为司令部和指挥中心,在皖中一带开展抗日斗争,青龙厂也因此成为当时皖中地区的抗日中心。抗战时期,此地曾是新四军四支队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罹难的地方。同时,第四支队在经过一年的抗日战争后发展壮大为第四、第五两个支队及江北游击纵队,并创建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支援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国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支队整编
跟着地图的指引,我们走进B馆第一个展厅,“支队整编”四个大字映入大家的眼帘。该展厅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初期新四军江北部队整编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是中国抗战史上部队整编在地方的一个缩影。
为了加强和统一指挥新四军江北部队,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庐江东汤池成立,张云逸兼指挥,徐海东任副指挥(后又增设罗炳辉为副指挥),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7月1日,江北指挥部对江北部队进行全面整编。保留第四支队建制,以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扩编成第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改由江北指挥部直接指挥。指挥部指挥江北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江北指挥部的成立,标志着新四军在江北的武装力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四、五支队、江北游击队纵队分别改编为第二师四旅、五旅、六旅。
展馆内详细的图文介绍,向我们展现了该地部队整编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青龙成中枢,将士齐汇聚”,新四军的将士们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