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武汉理工大学工程2301团支部来到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空护蛋小讲堂”科普活动。这是继土木类2303团支部“大手牵小手,志愿伴成长”系列志愿活动后的又一次助力学生快乐成长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欲望,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增进大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
活动伊始,团支书李淑妮耐心地向小朋友们讲解了高空护蛋活动背景与物理原理。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并提醒小学生们注意胶水和牙签的使用,在保证自己和同学安全的情况下制作装置。
随后,支部成员侯雅宁作为代表分享了自己参加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特色科创项目的参赛经验,从初步设计与参考,进一步完善设计和查漏补缺三方面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制作护蛋装置的步骤与技巧。除去理论知识的讲解,他还带来了今年比赛得分较高的人气作品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演示,帮助他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为什么从17楼落下,蛋却不碎?”的奥秘。
活动现场,支部成员分成五个小组,每组针对性地为几名小学生提供点对点帮助。在制作环节,支部成员不仅讲解原理,还亲自示范。小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一个步骤,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支部成员耐心解答,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并时刻注意小学生们的安全。在支部成员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利用牙签、胶水等简易材料,小组合作开始制作简易的高空护蛋装置。
在互动环节,一名小学生拿着牙签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摆放。这时,支部成员王雪静蹲下身来,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正确摆放。
另一边,一名团支部成员正和几名小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如何让护蛋装置更加稳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完成装置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支部成员不断鼓励小学生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通过这些互动细节,他们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物理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沟通与成长,为双方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经过一番努力,小朋友们的高空护蛋装置构件纷纷出炉。孩子们争相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场反响热烈。
武汉理工大学附小蒋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平台,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团支部走进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等学校开展以“科普明智,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推广土建学院另一特色科创项目--纸桥承重。一年后,团支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系列志愿活动还在继续,步履不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程2301团支部希望我们的善举能使更多的组织加入进来。让我们共同为青少年的明天保驾护航!
供稿:李灿灿,李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