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文韵兴乡宣讲团以“乡村振兴·文化同行”为主题,以青年学子为主体,深入全国四省四地,通过系统性调研、文化挖掘与法律知识普及,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深耕文化沃土,厚植振兴基因
宣讲团以需求为导向,设计涵盖“文化认知”“振兴关联”“宣讲形式偏好”等维度的问卷,覆盖四省四地,并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回收有效问卷,为精准规划宣讲内容提供数据支撑。基于调研成果,宣讲团制作个性化宣传载体,设计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海报与队旗,展现宣讲主旨与乡村文化魅力。同时,制作生动直观的PPT,结合视频、图片、数据等形式,讲述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理念与案例,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二)多元宣讲展风采,文化赋能焕生机
文韵兴乡宣讲团成员积极作为,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宣讲活动,为文化振兴奏响动人旋律。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沙河镇,宣讲团成员张宇菲参观党史教育展览馆,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采用一对一宣讲模式,助力传承红色基因。在山东省昌邑市下营镇,宣讲团成员王峻浩着眼于当地传统祭海节文化,在宣讲中阐释其文化内涵与价值,并结合文化法律知识,为祭海节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塔镇,宣讲团成员冯薛阳灵活采用线下调研线上宣讲的多元形式,积极分享灵武市东塔镇在产业发展和乡村特色挖掘方面的成功经验。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镇,宣讲团成员孙涛则围绕文化传承、创新等多个维度展开宣讲,结合当地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为乡村发展提供思路。


(三)长效推进惠民生,久久为功促发展
宣讲活动圆满落幕之际,文韵兴乡宣讲团通过科学设计的问卷调研,系统性地收集村民对宣讲内容深度、形式创新、时间安排合理性等多维度的反馈信息,并广泛吸纳建设性意见。主动开展深度访谈,悉心倾听村民的直观体验,精准捕捉宣讲过程中引发共鸣的亮点与需要进一步阐释的难点。宣讲团获得了当地民众及单位的高度认可,并建立了长期联系,持续追踪村民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


初心如炬照乡野,使命似帆启新程。文韵兴乡宣讲团的实践,是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场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深度对话。未来,团队将继续以文化为舟、法律为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海域中破浪前行;将深化与乡村的联结,探索更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形式,推动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