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冰雪运动热潮的持续升温,国内冰雪场馆普遍面临"旺季爆满、淡季闲置"的行业发展瓶颈。为探索破局之道,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剪雪新生"调研队于2025年3月4日至6日深入石家庄鹿泉区西部长青冰雪场馆,开展为期两天的专项调研,记录下这座华北最大室内冰雪综合体在淡季转型中的创新实践。
一、淡季突围:从"单季经营"到"四季共生"
作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室内冰雪综合体,西部长青冰雪场馆曾在寒季迎来高光时刻:冬季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冰球、速度滑冰等专业课程吸引超百名教练团队驻场。然而随着春季到来,客流量骤降至日常15%,仅保留核心教学团队和设备维护人员。
"传统冰雪场馆'靠天吃饭'的模式已不可持续。"西部长青景区负责人向调研队表示。面对行业困局,场馆近年来加速布局"冰雪+"产业生态链,通过多元化业态融合实现淡季突围。夏季推出户外烧烤露营、摇滚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并联动景区温泉、民宿等资源,打造"冰雪研学游""家庭度假套餐"等复合型产品。针对周末游市场,景区还推出"住宿+滑雪""住宿+温泉"等优惠套票,形成跨季节、跨项目的消费闭环。
二、数据洞察:年轻化与竞技化驱动消费新趋势
调研团队现场发放的106份有效问卷揭示了消费者画像:18-35岁年轻群体占比达61%,携儿童出游的家庭占63%,男性游客比例高达61.3%(女性38.7%)。这一数据与场馆聚焦"速度滑冰""冰球训练"等竞技项目的定位高度契合。为此,西部长青在保留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尝试增设"亲子冰上乐园""企业团建挑战赛"等轻量化产品,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网红教练体验课"直播,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三、人才困境:冰雪教练培养难题
从业25年的资深教练李彬向调研队坦言,冰雪行业的人才困境远比想象中严峻:“培养一名专业教练至少需要3-5年,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懂教学和赛事管理。”他指出,目前西部长青教练团队中还存在女性教练不足的问题,尽管西部长青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但短期内仍难填补缺口。“我们试过招聘女教练参与冰球集训,但应聘者寥寥无几。”
四、破局启示:探索中的行业共生之路
西部长青的实践揭示了冰雪产业转型的两大核心命题:如何在淡季重构消费场景,如何打破人才与市场的错配循环。其"冰雪+"生态链的搭建虽未彻底解决季节性波动,却为行业提供了多元化路径参考——通过文旅融合延长产业链条,以赛事IP和专业培训提升附加值,借助社交媒体拓展客群边界。景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开发"冰雪主题研学课程""夜场灯光秀"等夜间经济项目,延长消费链条。
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突破季节性限制,以文化赋能消费场景,用创新激活长尾价值。"西部长青的实践或将为全国冰雪场馆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北方样本"。
通讯员:邹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