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学子三下乡:走进麓源果乡,助力乡村振兴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矢志三农,田园逐艺”赴危害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在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团委书记刘燕杰、专业指导教师闫征南、徐晓召的带领下,于7月10日来到了威海临港区汪疃镇樱聚源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并与汪疃镇党委宣传委员林斌、山东樱聚源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芦相英开展座谈会。
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新局面,实践团走进齐鲁乡村典型样板——麓园果乡样板片区。麓园果乡样板片区实行“红色党建+金色产业+绿色治理”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武器,逐步探索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化、现代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型片区,依托优异的区位条件,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立足实际,走出了一条产业引领,多方收益的振兴之路。麓园果乡不仅改良了自己的农村发展方式,还构建起“两廊五区”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带动11家农业企业成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企业的兴起给村民们带了更多选择,村民可以“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约2.79万元。麓园果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做到了企业农户双收益。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麓园果乡无疑是乡村振兴模范代表。
下午,实践团参观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培室,青岛农大优秀校友以及樱聚源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芦相英给实践团成员做了讲解,实践团成员积极了解苗木生产流程,学习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培养处理室、超净工作台、组培室,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如灭菌器、培养器、恒温器,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纷纷表示肯定。据镇党委宣传委员林斌介绍,组培室中的培养品种不止提供给山东,其包括驯化、灭菌、疫苗等多个步骤,最终销售给北上广以及其他内陆城市与乡镇农业企业及农户。
接着,实践团走进苗圃田地,与农作物近距离接触。期间,实践团成员热切提问,青岛农大园艺学院指导教师闫征南、徐晓召与青岛农大优秀校友为实践团成员耐心解答。“实习参观的机会不易,大家一定珍惜真正接触田地的机会”指导教师闫征南强调到。老师将农业生产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生产流程及原理,170亩田地所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采用压条繁殖方式生产砧木,推行机械化生产,并由半机械化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迈进。樱聚源公司副总芦相英感慨道,公司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大多为60岁以上农民,缺少青年职工。实践团成员纷纷陷入了沉思,纷纷认同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为农业注入新鲜血液这项重要任务。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前往科技大楼开展座谈会。园艺学院团委书记刘燕杰、专业指导教师闫征南、徐晓召、汪疃镇党委宣传委员林斌、山东樱聚源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芦相英青岛农大部分优秀校友一同参加了会议。
首先芦相英经理详细介绍了樱聚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以及公司发展历程,她提到樱聚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在2017年于法国合资,现引领当地优良苹果品种“威金一号(威海金)”的苗木培育与栽种。
实践团成员宁学彦询问芦相英经理,公司的发展给周围农村带来了什么,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芦相英经理亲切的回答道,企业与农民结合紧密,首先企业的生产田地扭转自当地土地,这不仅给农民带来租金收入,还可以让农民有更多机会从事其他工作,同时,企业还给周围7个村农民提供工作机会,通过农民工来此打工,获得另一份收入。芦相英经理提到,农民工勤劳,肯吃苦,企业也会给周围农村农民开展培训,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多生产技巧。听到这里,党委书记刘燕杰补充道,大学生应培育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支援家乡建设。
随后,一名实践团成员问道,企业最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芦相英回答道,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都是企业最需要的。徐晓召老师对此也补充道,当今企业最需要的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多元化人才。实践团成员还就第三产业与农业的结合情况以及公司的其他业务提出相关问题,其中,芦相英经理介绍道,樱聚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第三产业相关体系,具体涉及苹果博物馆,观光田等项目。徐晓召老师也提到麓园果乡正在开展农业观光、文化传播、科技宣传方面的项目。
座谈会尾声之际,实践团成员一同观看了麓园果乡宣传视频,芦相英经理与刘燕杰、闫征南、徐晓召老师纷纷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及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希望未来农业发展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在国家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背景下,“三农“向好,青年奋进必将成为新趋势,实践团成员亦将执着信念,矢志三农,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