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东营7月23日电(通讯员姜远志)7月23日,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双管齐下,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融绿青东社会实践团紧跟总书记步伐,牢记总书记教导,前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从农高区的盐碱地治理中探寻盐碱地上长出“金疙瘩”的奥秘。在今后,实践团将始终恪守强农兴农、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农高区门口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通讯员 李勇 供图
致力于打造以盐碱地为特色的全国农业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建设盐碱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活动中,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高区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生物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考察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深刻体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实践。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观看了农高区的宣传片,简单了解了农高区的发展历程。观看后,让团队成员感触颇深,正是由这些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和坚定不移地坚持真理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让东营市农高区从一片荒无的盐碱地到如今成为盐碱地的代表。
图为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观看短片 中国青年通讯员 李勇 供图
工作人员随后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讲解了农高区的一大特色“中科雄蜂”,专业技术人员讲到,科研人员将丰富的野生雄蜂资源收集来,放到当地种子资源库里进行基因编辑、驯化改良、基因优化,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雄蜂,并将它命名成为中科雄风,其个头比平常蜂种大很多,体力好,飞行距离远,授粉的工作效率也更加高。“在专业团队带头人王建辉老师及其学生的技术开发下新型农药也是生物防治的一部分,其平台成了受粉预防监测治疗四位一体的绿色防控体系。”工作人员讲解到。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团队讲解“中科雄蜂” 中国青年通讯员 李勇 供图黄三角国家农高区
通过资料了解到,为了解决盐碱地虫害多,育种周期长,产量低等问题,黄三角农高区牵头,中科院主持设计,联合共建了30余种体系,目前已经有多家中科院的育种团队入驻实验,苜蓿、燕麦、甜高粱、甜玉米等八种植物,6500份植物材料正在研究中,计划三年内服务培育苜蓿,燕麦等耐热耐涝耐旱高产优质特色植物新品系20个以上,新品种五个以上。工作人员主要为团队成员介绍了杂交大豆,主要是利用黄三角特有的盐碱地,以大豆作为副本,与现有的大豆作为母本,培育出耐盐碱的高代杂交育种,综合利用发展盐碱地现代农业的天然试验场。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师重温习总书记走过的路 中国青年通讯员 李勇 供图
最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过了习总书记走过的那片藜麦地,经负责人介绍到“习总书记有一个经典动作,使弯下腰拿起豆粒放在嘴里,这个动作对农业不熟悉,不懂农作物的人绝对做不出来,我们还要向总书记学习,深入基层,深入一线”。
此次实地调查研究走向黄河三角洲,了解黄河,保卫黄河,发展黄河,传承黄河文化,发展黄河精神,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盐碱地做出了示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打造以滨海盐碱地生态风貌为特色,以盐碱地现代农业为支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此次调查,研究团队成员感悟到黄河流域保护的重要意义,日后为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