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气候突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22年6月20日,滁州学院地信院赴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的队员利用假期时间,前往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开展了“乡村振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小队到达大包干纪念馆大门。
本次小队实践主要目的地是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在安徽省滁州市风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18户农民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按下了18颗鲜红的手印,首创农业大包干,改变了多年贫穷落后的面貌,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图为当晚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的情景。
当我们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当年按有18个村民红手印的“包产到户”生死契约的放大版。
图为“包产到户”生死契约的放大版。
当我看到大包干纪念馆里展出的那份放大版契约时,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契约上:“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在书本上的“大包干”第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历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行行文字和一张张图片,这些都被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的“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展区,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当时小岗村村民的破釜沉舟。整个纪念馆陈列着大批珍贵文物和丰富的史实资料,创造性地设计了多处复原场景,通过逼真的模型及造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
图为大包干纪念馆复原场景。
不仅如此,在纪念馆墙壁的两侧还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小岗村视察的图片足以看出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无比重视。
图为国家领导人视察小岗村。
至此,本次暑期实践圆满结束。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收获颇丰。对于小岗精神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的时间,对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新一代的青年人一定要要弘扬穷则思变的改革精神和心系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人民谋幸福,为家乡谋发展,为祖国谋复兴。同时也希望小岗村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