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和文化特征有一个基本的宏观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云南采集少数民族神话故事实践团队在6月28日来到了调研活动的第一站——博物馆进行调研,这里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汇聚地,是文化活起来的地方。同时,这里也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拥有着不一样的来访故事。团队将今天的实践活动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博物馆参观和实地采访。
初见神话故事
团队的第一站选择在云南博物馆,这也是团队今天实践的第一步。博物馆向来就是时光机器,团队队员作为时光旅人随着博物馆的设置慢慢地与神话传说一一见面。队员们首先是团队集体活动,在博物馆内跟随讲解人员的步伐,一步步揭开并采集这些图画、图腾和器具静默千年的故事。
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阿诗玛和阿黑的故事,这是少数民族最为广泛流传的传说之一,是彝族的叙事长诗,主要流传在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创是用萨尼彝语来演唱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于当地十分流行。汉文整理本和其他艺术形式演绎的《阿诗玛》在国内外都有较好的反响,但是用萨尼语演唱的版本却在萨尼彝区处于濒危状态,能用萨尼语演唱的艺人也是寥寥无几。阿黑和阿诗玛勇于与强权势力斗争,最终化成了群山中的回声和石林中的石峰,和云南的自然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彝族萨尼人“断得弯不得”的英雄及美丽的象征。
在面对各种历史文物时,团队队员跟着解说人员的节奏,适时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札染技术。札染,古称扎缬,绞缬,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这是汉民族的技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也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队员在认真观摩博物馆中的札染作品之下,体会到中国民族技艺的独特与高超之处,不再是像以前对此类文化只是有一个朦胧的印象,只有空泛客套的形容词去描述,而是直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族文化。
在博物馆内特设的会议室内,团队集体学习札染的技术,询问制作工艺流程的细节。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之下,队员进行了亲身体验了札染的制作,深刻感受到札染技术的复杂和精巧。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深深根植在每一位队员的心中,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宣传中华文化。
随机采访,深入了解民意
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团队实践的第二步也在有序地稳步推进。队员们分组对博物馆内的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为什么想到来博物馆呢?在博物馆内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位昆明本地的大三学生接受了采访,她表示参观‘瓦猫’是为了毕业设计,通过感受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想要寻找灵感。因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地区,拥有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全境基本笼罩在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气候之下,而六大水系在体内纵横延申,长河奔涌万里,大江水汤汤,且是“动植物王国”,是“有色金属王国”,还是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文明体,是一个采风并寻找创作灵感的绝佳地方。
队员正
另一个小组的采访中,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干部——杨老先生接受了采访,他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这次来到博物馆是为了寻找云南大理的“甲马”,又称“纸马”“甲马纸”,是一种纸符,用来寻求心理安慰,排解郁闷的,是古时候从中原传到云南的文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了。 杨老提到,中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它们之间在某段时期是有交流的,但是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就像两个同样倔强的人相互吸引交朋友一样,在磨合中改变自己,却不会迷失自己。
通过对游客的采访,能够了解到游客游览的心理,具体分析大众对于文化的态度与看法:目的型,带着一定的个人目的来参观博物馆;传承型,无功利性的,想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审美型,为了欣赏美,与传承型区别开来,不带有了解文化意义的想法,仅是为了感官愉悦。这样的分析更好地为后期的宣传活动打下基础。
成员在高强度的调研和采集过程中吃苦耐劳,有些成员打破自己的个性限制,突破舒适区,勇敢地与人交流,这已经初步达到了实践在个人方面的目标。但是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细致地完善整个调研过程,比如采访问题的设置,如何更好地实现神话故事的文化产出等。
神话传说应该永远活在人民的口耳相传之中,应该永远在大街小巷里头飞舞,就像文化应该永远被岁月钟情,被历史偏爱,沉默且热切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访问桃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