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赴川实践队在四川科技馆围绕“追寻历史记忆,感悟城市发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于科技馆体验城市的迅速发展。
四川科技馆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800平方米。馆内常设展场面积25,000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展区、机械展区、虚拟世界展区、机器人展区、天地万象展区、信息科技展区、生命科学展区、生态与环境展区等20个展区,共600余件展品。展品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如果说文化遗址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过去,那么科技馆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个城市的现在以及未来。四川科技馆最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楼的航天展区,在这里不仅有飞向未来剧场,还有的1:1宇宙空间站,模拟空间站还原了真实空间站的设备设施,使体验者“沉浸式”体会身处宇宙的感觉。在这里,人们脱离了城市的高楼林立,脱离了车水马龙的喧嚣,感受到了属于未来的城市,感受到了属于未来的生活。
除了一楼的航天展区,二楼还有着独特的机器人展区。在这里,展出了千奇百怪的机器人,它们各具特点,有百步穿杨机器人,有一心三用机器人,还有百发百中机器人等,数不胜数。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在社会生产中应用地越来越广泛,但是普通市民却难以接触到,而在四川科技馆的机器人展区,大家不仅可以更直观的感受的机器人的神奇之处、更能深刻体会到时代的迅速变迁。
如果说四川科技馆的一楼和二楼注重“科技感”,那么三楼则侧重于“三生”,这里的“三生”指的是“生命、生存和生活”。人人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因此,“三生”最能体现当下时代发展的重心。在这里,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人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奥妙。
科技馆的工作人员称:“在科技馆,游客不仅能更好的接受科学教育,同时也能真真切切的感悟到时代的发展。”文化遗址和科技馆仿佛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个体,但是想要完全了解城市的发展,则二者都是必要的,但是科技馆和文化遗址所代表的内容还是略有不同。“在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过去,但是在科技馆,你可以对现在人类的科技有直观的体验,同时也能让你对未来有更合理的想象,这也是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感叹道。
参观后,实践团成员体会到,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广泛,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夯实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发展与人类进步贡献我们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