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婉丽妩媚的昆曲,到高亢嘹亮的唢呐;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璀璨艳丽的唐卡……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号召,保护并传承好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于7月7日走进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共同探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徽墨歙砚的发展与振兴。同时,团队成员与传承人探讨了徽墨歙砚非遗未来传承的创新道路,他们相信会让徽墨歙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为非遗保护尽团队的绵薄之力。
当天上午,启为创新团队到达徽墨歙砚传承人周美洪老师的工作室,与周美洪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周美洪老师对于团队成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饮,对团队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十分热情。周美洪老师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徽墨和歙砚的历史。他说道:“徽墨始于唐末,当时的墨务官李廷珪采用黄山松炼烟制墨,品质上乘,其主要用于书画创作,可保作品墨色千年不褪,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被历代文人、收藏家和鉴赏家视为至宝。而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生于汉晋,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100多个品种。”听完周美洪老师的介绍,团队成员对徽墨歙砚有了初步了解。
接着,团队成员在徽墨厂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徽墨歙砚的加工制作工厂。团队成员了解到,由于徽墨要经历扫烟、漂洗、墨泥、捶打、晾干、描金、成品、上市等八道工序,并且在徽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比如“捶打”工序,对墨泥要捶打二百多下,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一块成色墨,从开始生产到销售进入市场,要一年多时间。团队成员这才明白,一块小小的徽墨竟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他们对周美洪老师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作为徽墨歙砚的传承人,周美洪老师从十七岁开始就离开绩溪县,不远千里来到徽墨厂当学徒,后来正式顶替父亲职业,在一线生产车间当工人,至今已经四十余载。他在墨厂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程序都干过,对每一道生产工序都烂熟于胸,他对每一道生产工序的诀窍都十分了解,而且在每一道生产工序上,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
据了解,在皖南,目前仍有上千人从事歙砚制作,生产徽墨的工厂和小作坊也有百家之多,但徽墨和歙砚的传承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周美洪老师说到,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很多年轻人“做”不下来,更“坐”不下来。现在的孩子上大学完成学业相对轻松,而要学习这门技术,至少要花上数十年功夫,即使学成之后,也很难成为谋生的手段,因此很多家庭就更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这门技艺。对于这项技艺面临无人传承的现象,周老师眼中也流露出无奈与失落。
非遗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重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代代赓续。周美洪老师说,他希望可以竭尽所能将安徽省的传统文化切实带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徽墨文化、历史与精神内涵在新时代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对徽墨歙砚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在许许多多个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有着像周美洪老师一样在非遗传承道路上不言放弃、一丝不苟的匠人们。非遗传承需要像周美洪老师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更需要年轻一代付出精力与汗水投入其中,去了解、去宣传、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