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书写徽艺古韵,一唱一咏领略笔绘芳华。徽笔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四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为了了解徽笔制作这项技艺,8月10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弘梦非遗调研团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杨文笔庄开展了“岁月失语,非遗能言”主题活动,对徽笔制作国家级传承人杨文先生和杨达先生进行采访和学习。
团队成员在与杨达先生的交谈中得知徽州毛笔起源于北宋年间,徽州地区有文房四宝的传承,由于地域性的影响,这里多山区,有很多的山羊、黄鼠狼、野兔,它们的毛都是毛笔的原材料,包括竹子、木头,拿来做笔杆。徽州有新安画派,这些画家也是促成徽州文房四宝形成的一个源头。徽州毛笔的特点,第一个是选料精细,一支毛笔,制笔人对原材料的选择特别严格,包括地域性的、时节性的、部位性的都有讲究;第二个是工艺复杂,一支简单的徽州毛笔有10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第三个是名字好听,徽州有很多名山大川,制笔人会把山川秀水凝练成美丽的名字赋予这些毛笔。
杨达先生在介绍制笔技艺过程中时讲到:“制作徽笔,第一个就是选材上面,只有好的毛好的原材料才能做出好的毛笔。第二个是齐峰,制作时要用到一根牛骨板,把偏离的杂毛一根根扯出来。不齐就会写的不够饱满,笔容易扁。第三个是配料,长短毛要搭配均匀,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四个是清峰,写字主要是靠笔尖,把杂乱的毛挑出来。”团队成员纷纷感叹:虽然制笔主要是这四个大步骤,但其中一支简单的徽州毛笔就有108道工序,这需要很多基本功的磨炼,对原材料的提取、制作时的各个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更持久的恒心与耐心。正如央视媒体对杨文先生传承徽笔制作技艺的评价:六代传承,只为做好一支徽笔。也许团队成员此刻手握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是书写工具,而是几代人传承的精神、徽笔制作技艺这项优秀文化的历史内涵与韵味风骨。
团队成员在杨文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了徽笔的展厅,里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徽笔,笔杆上根据不同时间以及制笔的寓意雕刻了不同的字。随后,杨文先生在一支徽笔上刻字“拾遗弘梦”送给小队作为纪念并请杨思女士为团队题字“启为创新”,希望团队成员了解宣传徽笔制作这项技艺。
杨文先生继续说着:“徽笔制作技艺同全中国大多数毛笔制作一样,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现在做笔的人大多是40岁以上,年轻人很少。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个技艺,技艺太多,学习周期太长,回报不是很多。第二个是原材料的问题,现在国家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中间就产生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原材料减少,制作难度增加。现在最传统的两种笔毫,一种是羊毫、一种是狼毫。现在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狼毫,是羊毛染色的,或者是马毛进行替代,原材料对传承人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推广和宣传一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电视台的拍摄、各种媒体的宣传提高传播面、举办了徽笔制作体验活动,把徽州的历史文化,做笔的过程进行展示和记录、将徽笔推进校园,将徽笔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代入小学、高中、学院,进行宣传和讲座。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完善自我,体会到徽笔文化的魅力,慢慢从教学徽笔制作的过程中的学到很多东西,“学”与"玩"相结合,让大家通过自己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感受徽笔韵味。
结束对杨达先生的采访后,团队成员对非遗文化的敬仰油然而生,中华文化千年传承似水行舟,渊博如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见证着泱泱中华的伟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色,才有今日的异彩纷呈,非遗文化既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又是需要大家共同探寻与守护的文化宝藏。团队成员表示,青春之力正蓬勃发展,青年一代应有所担当,作为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文化保护事业,追寻非遗文化,感受徽笔韵味,让非遗的长风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