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院”拾遗弘梦“调研团:宣扬非遗文化,采访庐州内画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的国家号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7月6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弘梦“非遗调研团队走进合肥市蜀山区牛家村进行实地调研活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内画在当地的发展情况,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在进行调研之前,团队成员并没有主动去了解过非遗文化,了解现在的乡村发展情况,因此对这次的活动并没有抱太大信心,但当队员们踏入姜洪亮老师工作室的那一刻,琳琅满目的内画作品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令他们大为震撼。团队成员经过询问得知,这些手工艺品都是由姜洪亮先生经过对材料一点点筛选,对外观一点点打磨才得到的。作为庐州内画第五代传承人,姜洪亮先生在继承传统内画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庐州地域因素、人文因素,融合新安画派及徽派传统文化内涵,借鉴当地民俗故事传说,以及皖南民居建筑风格、田园风光等景致,通过40年内画艺术实践得以形成极具本土特色的庐州内画艺术,作品的题材与绘画技法都带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首先,团队成员对周边村民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在查阅结果时发现大家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也不太高,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是什么。紧接着,团队成员对姜洪亮先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谈到乡村振兴这一话题时,队员们了解到,自疫情爆发以来,牛家村的经济形势就不容乐观,加之如今冰冷的机器击垮了手工作坊,现代快节奏生活覆盖了原有的人间烟火,对于这些扎根乡村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生活无疑更受影响。针对这些情况,团队成员想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比如通过以姜洪亮先生的内画作品为背景拍摄了一系列图片以及视频,将其发表在团队创建的公众号、抖音等具有传播力度的平台上进行推广和宣传。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也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来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的售卖,在增加当地的收入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来到牛家村游玩,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点到面地推进乡村振兴。 事实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些话题一直以来都让人感到“头痛”。 怎样保护并传承好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乡村的发展与进步,这是姜洪亮先生以及团队成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在向周边的村民进行实地询问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庐州内画的发展情况并没有想象的糟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内画丰富了蜀山区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大众一定的喜爱。在当地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文化发展的逐渐重视下,庐州内画的创造环境有了一定的保障,通过组织校园传习、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网聚多方力量,为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大众创造联系,带动了非遗文化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推进文化深层次融入乡村振兴。而且通过对姜亮先生的采访,团队成员得知,现如今第六代传承人沈红妹已经继承了姜洪亮先生的衣钵,从事着内画创作事业,使庐州内画未流失在历史中,得以发展,传承至今,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经过一天的调研,团队成员加深了对当下庐州内画手工艺的认识,不仅收集到一份份详实的资料,更领会到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团队成员深知要想让非遗走进人们的心中,促使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形成良性循环,光靠传承人、政府和国家做的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后期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来完善和提升。团队成员表示今后将会对此次庐州内画的调研整理成一份完善的调研报告递交给上级机构,共同助力庐州内画的传承与保护。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后期将会与姜洪亮先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依托各种非遗项目,加强与当地社区、政府合作,切实帮助更多的乡村走向脱贫振兴的道路,促进非遗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
作者:蔡冠杰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弘梦启为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