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万千乡村的美丽蝶变。二十年后再回眸,“千万工程”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也创造了金山银山。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在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丰标不凡”暑期实践小队前往义乌城西街道,沿着“望道信仰”和美乡村精品线,通过实践调研,探寻“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义乌村庄20年来的发展与创新。
实践期间,标准化学院“丰标不凡“实践小队从“红色火种”分水塘村出发,沿途走访何斯路村,七一村,最后行至“义乌经验”横塘村,对“千万工程”在4个村的落地与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红色火种”分水塘村依托“陈望道故居”红色景点,按照全面保护、深度开发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整村改造提升,加速推进“一街一居一房一馆”建设。在村委干部座谈会中,村支书张跃林说:“对照二十年前的分水塘村,如今的分水塘村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分水塘村,今年疫情放开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十万余人次。而分水塘村将继续深挖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与徒步、露营文化相结合,以便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前来。”
从分水塘村沿路而下,小队来到了何斯路村。实践小队深入考察惠及全体村民的“产业+教育“的新农村发展探索历程,从千万工程初期关停养猪场的环境整治工作,到打通薰衣草的全产业链,到现在集教育、露营、马场、名宿、摄影于一体的小综合体。何斯路村做到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践行千万工程的核心思想。实践小队还特地采访了何斯路村支书何允辉,他表示,千万工程,表面看是环境整治,实际是发展生态产业,做好生态效益的转化,提升产业品质。如此,才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千万工程的期望。
最后实践小队来到了横塘公园——横塘村旧址,2006年6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赴义乌考察调研,在城西街道横塘村会议室,他系统总结并发表了义乌发展经验。他感叹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依据工作人员的讲述,横塘村原居民现已整体搬迁至现代化高层小区,而村中旧址也改造为如今的横塘公园,最大的改变是曾经的小小村落,现在依托陆港物流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享受着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在走访参观的同时,实践小队还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实地发放”千万工程“调查问卷150余份。
沿着望道信仰线一路走来,“丰标不凡”实践小队的成员感受着历史的变迁,同时感受到各个村庄都以自己的方式践行“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战略擘画,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推进“千万工程”。未来,相信义乌也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出农业农村现代化义乌篇章。实践小队成员金嘉晨深有感触的说:“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义乌乡村新发展离不开政府与村民上下一心,奔赴共富的决心和热忱。只有真正惠及到每一位村民才能不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