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8
月10
日电(通讯员 刘姝均)2023年8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
昆山文化调研团队前往江苏省昆山市亭林园进行调研。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古镇文化逐渐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昆曲也进入公众视野。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昆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昆曲的全国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南京财经大学昆山文化调研团队对亭林园的昆曲博物馆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昆曲的起源、服饰、剧目、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当地的居民和昆曲爱好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图为昆曲表演者化妆的场景 通讯员 刘姝均 供图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发源于元末(14世纪中叶)的昆山,曾经风靡全国。昆曲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亭林园内就有一座昆曲博物馆,古老的戏台历经沧桑。据了解,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亭林园充分结合了昆山的地缘优势,在公园中兴建了昆曲博物馆。昆曲博物馆建设在顾炎武故居旁,体现了昆曲在昆山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昆曲博物馆内部共分为9个部分,从昆曲起源到各大曲剧,一场昆曲的盛宴缓缓展开。团队成员首先了解了每个朝代昆曲的发展,并探索其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通过导游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昆曲在明代最为繁盛。其次,团队成员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了昆曲中的著名剧目,如《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等,并参观了剧目中的穿戴行头,深刻体会了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形式美感。最后,团队成员登上了昆曲表演的戏台进行参观,与几位昆曲爱好者进行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昆曲的表演过程与昆曲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交谈中,昆曲爱好者表示,昆曲是一项值得奉献终身的艺术,她从小开始学习昆曲,坚持了10年时间,才在昆曲上略懂一二。昆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艺术,不能因为它小众和外界的质疑而感到犹疑。另一位昆曲爱好者指出,昆曲作为昆山的特色,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昆山听昆曲,而他作为昆曲戏班的一员,每次都是满怀热情向大家展示昆曲的魅力。然而,由于昆曲唱腔的独特性,大众没有办法很好的理解昆曲剧目的真正含义,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脱节。团队成员认真思考了几位昆曲爱好者提出的问题,并利用广告专业知识为昆曲文化的发展与宣传提供了建议。
图为昆曲剧目中的服饰展览 通讯员 刘姝均 供图
昆曲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中率先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遗产”领域拔了头筹,可视作昆曲在新世纪复兴的先声。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整体高速增长促成了有产者文化消费的强烈冲动,使得复兴的昆曲承担了细分消费与文化认同的双重使命。这种复兴的规模虽然局限于大都市精英人群里的少数,却也因此获得了几何级的传播频率和影响力,无论是媒介宣传还是昆曲团体在市场营销中的刻意经营,昆曲都固化了与两个标签的联系,在大众印象里获得了“古”与“雅”的设定。如何让昆曲文化焕发出时代特色的生机也成为了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南京财经大学昆山文化调研团队对昆曲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次活动不仅让昆山文化调研团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所在,也帮助了昆曲文化在大学生中、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昆山文化调研团队的成员利用广告专业优势为昆曲宣传无偿设计宣传海报,并结合专业的营销特色,为昆曲文化设计了宣传计划。昆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的问题,正是所有中国传统艺术正在经历的发展瓶颈。昆山文化调研团队从昆曲文化出发,希望提出建议,让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术在数字化时代中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线。
图为店铺中昆曲人物形象的展示 通讯员 刘姝均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