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好红色基因
七月十五日电(通讯员:傅芳)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抱着宣传红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念,来自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深光小队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于6月23号来到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黄墅村展开实地调研。希望了解到当地发展的的真实情况并给出积极的建议。同时拍摄当地红色景点的照片和视频,希望能帮助纪念馆宣传。
安徽省郎溪县黄墅村是一个历史痕迹浓重的村庄,1926年郎溪县涛城镇李允功、孙瑾、张国祥三人在广德省立十二中学读书。1927年正值北伐战争,该校停办。1928年李允功、孙瑾、张国祥转入宣城省立四中继续读书。1929年暑假期间,他们在广德誓节康村结识了当时在安庆一中读书的共产党员许道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并进行考察后,1929年8月,许道珍正式介绍李允功、孙瑾、张国祥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夏,李允功等在许道珍的指导下,发展建立了涛城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郎溪县特别支部,时称沙桥支部。李允功任支部书记,支部党员有孙瑾(后叛变)、张国祥、水世玉、王成林(后脱党)、王祖玉、肖守良、张国桢(后叛变)等人。
多年来,中共郎溪县特别支部旧址由李氏后人李怀河管护,黄墅村定期派人到旧址查看房子内部设施情况,及时为房屋做检修。2017年,涛城镇党委政府出台修缮改造支部旧址方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同年,中共郎溪县特别支部旧址被列为宣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人口2532人,可养水面1500亩。黄墅村紧靠涛城集贸市场,祥花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两委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矛盾问题,努力做好构建和谐黄墅的各项工作,近年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连续实施民生工程,为解决群众行路难,全方位实施“村村通”工程,对全村电力进行逐步分容,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80%的人口村庄分布在建设围内,两条村村通工程向西延伸,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人均纯收入3000元。黄墅村党总支下设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6个党小组、53名党员,初中文化以上20人,其中女党员6名。落户我村的企业有百信米厂、金穗米厂、衣元服装加工厂、2个和威养鸡场、林场、茶场(已租赁)等,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相较于数年前,黄墅村的发展成果是相当大的,以前家家户户居住着危房,但是现在,危房已经全部被淘汰,房屋的安全检查率达到100%,而且卫生间的普及率达到95%,道路修缮的也十分好,能让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的成果才是真的好成果。
- 安徽学子三下乡:传承好红色基因
- 七月十五日电(通讯员:傅芳)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说: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
- 08-12 关注:6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的保护与发展
- 七月五日电(通讯员傅芳)
2023年七月五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深光小分队为了调查红色基因的保护与发展,来到了
- 08-12 关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