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作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近二十年神州大地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带去一片新风。为进一步了解当下乡村振兴生态发展路径,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生态裕农实践队于1月11日奔赴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下元一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乡村生态发展新模式。
历史回眸:从“破败村落”到“新生曙光”
下元一村,曾经是一个面临生态恶化、发展停滞的村落,如今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典范。在村委会成员和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首先了解了下元一村的整体发展状况。通过讲解,队员们得知,下元一村通过构建生态保护格局、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治理等措施,成功实现了从穷山穷水到绿水青山的华丽转身。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元一村的绿色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乱砍滥伐、炸山开石、漫山牧羊等造成的生态破坏,村庄采取了果断措施,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污水处理治理、引进先进的种养农业技术等手段,提升了乡村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实现了山美、林绿、田沃、路畅、民富的伟大成就。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更让下元一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党建引领,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下元一村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资源,积极开展群众工作。36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功收回1600亩集体山场,为村庄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村庄还实施了整村搬迁计划,将居住用地变成耕地,成为了山东省土地增减挂钩第一个试点村。
走进下元一村,道路两旁的银杏树、玉兰花美不胜收,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环绕茂林修竹,宛如画中游。实践队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交流填写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情况以及对于生态发展模式的看法。通过与村支书交谈和走访村落,实践队员们发现,当地村民对于村落的自我发展模式转变有切身的感受体会,对于通过乡村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振兴有很高的热情度和认同度。
展望未来,谱写生态建设新篇章
实践队归纳出下元一村的生态成长轨迹及其发展的宝贵经验。置身于新时代之下,下元一村将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核心目标,采取了众多生态建设的举措,包罗封山育林、发展特色农作、产业融合以及推广生态旅游等,全方位助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这些策略的果断执行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亦极大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村里的党支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领导和堡垒作用,保证了生态建设任务的顺畅进行。这些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其他乡村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生态裕农实践队会持续关注下元一村的未来进展,并通过深入研究,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出力尽献我们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