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月8日电(通讯员 贾晶淇)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所谓“乡村全面振兴”,并非经济一面之振兴,是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变得至关重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革命,其内涵可以理解为完善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和各产业生态化发展体系,提升农村污染治理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环境。基于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路径的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生态裕农实践调研队于2024年1月11日前往日照市东港区下元一村进行实践活动。
聆听发展历史,了解基本现状
1月11日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下元一村村民委员会,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村史馆。在讲解员讲解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下元一村在新任书记和村委会成员的带领下,经过两次尝试全村聚力搬迁。他们创新工作思路,改变生态保护格局的构建,强化生态治理措施,积极参与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村民们不顾风雨修理道路,引水上山,节水灌溉,改善污水治理体系。同时下元村的农业、渔业、盐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同步发展。他们说干就干,埋头坚持几十年,通过一代又一代下元人民的努力追梦,他们成功创造了农产品品牌,打造了独属于自己的生态幸福家园,向全国人民呈现出生态观光旅游新名片,展现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成员们接着联系到下元村的书记,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调查。通过沟通,调研团队了解到黄书记等其他村委会成员的目标一直都是着手建设“三美”社区,即生活美、生产美和生态美,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幸福是他很骄傲的事情。以水稻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业+”融合产业集群,同时多个辅助产业作为支撑,石梁芹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文化产业基地、天台山旅游度假区等天台山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成功被打造,给正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下元一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深入基层调研,贴近农民生活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村里,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调查。生态裕农实践调研队的成员们就调查问卷上有关问题分头走访村民,以了解他们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看法。经过走访不难发现村里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完备,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大多数村民对其当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十分满意。在下元一村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情况下,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提高了,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对环境的责任,并愿意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他们还表示他们村一直都在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有专门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并且支持政府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下元一村整体在践行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目标的道路上切实做到了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
总结调研结果,深思未来发展
经过实践队此次的调研发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绿色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利用科技赋能,实现生态宜居,实现乡村振兴。成员们在聆听下元一村的发展史过程中意识到,各地既要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持续延伸产业链,也要整合地方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搞好乡村生态旅游,做到统筹推进、协调推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同样,全民参与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下元村民的努力,生态宜居乡村美好图景徐徐展开,逐渐从纸面变成现实。通过政府引导,当地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定期面向农民开展生态科普与宣传工作,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为乡村环境改善助力。
图为“生态裕农”实践调研队出发前的合照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晶淇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