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为加深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精神核心的认知,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组织了“军工强国、英烈永在”红色调研团与“砖心致志”发展成就观察团,于7月9日至7月11日前往宣城广德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寻访故地,追思英烈
7月9日,调研团抵达了广德市柏垫镇姚村,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开始攀登英烈山。这座不知名的山,因一场飞机失事而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英烈山,它不仅是自然的高地,更是精神的丰碑,承载着40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精神。 抵达山顶,苍松翠柏掩着庄严的墓碑,这里沉睡着40位国家栋梁。团队成员们手持扫帚、抹布,分工合作,认真细致地为每一座烈士墓碑进行扫墓和擦碑,细心地清理每一寸土地,擦拭每一座墓碑,确保陵园环境整洁肃穆,用最诚挚的行动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与怀念。清扫完毕,实践团成员到达纪念碑前,全体成员立正站定,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默哀。
随后,调研团走进了英烈山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再现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专业的讲解员则是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为队员们讲述了英烈们的光辉历史以及预警机事业的发展历程。团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驻足凝视,这些烈士们为国家的预警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精神永载史册。
图 1英烈山纪念馆罹难烈士遗物(摄:祁翔)
通过此次讲解,队员们深刻了解到,预警机事业的发展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军人默默奉献、不懈努力的结果。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英烈们不仅是国家的英雄,更是时代的楷模,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追寻红色足迹,月克冲的时光印记
7月10日,调研团来到了月克冲纪念馆,继续探寻红色文化的脉络。月克冲,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不仅是中国小三线建设时期的见证者,更是一处集红色文化、自然风光与乡村风貌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这里保存着小三线时期的珍贵历史记忆,是那段特殊时期国家建设和人民奋斗的见证。 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志愿者们踏入了这座承载着沉重历史的庄严殿堂。讲解员以清晰而富有情感的声音,向大家介绍了从国营九四零厂到工厂搬迁时期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被生动地呈现出来,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队员们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了解了当年军工厂的辉煌历史,感悟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奋斗精神与奉献情怀。
图 2团队成员走访下月克居民了解小三线时期历史(摄:祁翔)
调研团成员们分成小组,深入走访当地居民。他们与居民们亲切交谈,倾听着老一辈讲述当年小三线建设时期的艰辛与激情。 为了更深入了解民众对月克冲纪念馆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团员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在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耐心地指导他们填写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收集和分析,调研团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腔热血坚持至今,千年砖雕历久弥新
7月9日,观察团来到了最后一站——广德市新杭镇百家庙村。徽砖,作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历经千年而不衰。为了解当地砖雕文化的现状,志愿者们深入新杭镇村民家中,开展砖雕文化相关问题走访及问卷调查。通过与村民们的亲切交谈,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砖雕文化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但由于缺乏宣传推广、人才流失等原因,砖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困境。为深入了解徽砖文化,成员们来到了百家庙村的皖南徽砖博物馆。
图 3 队员采访黄章程先生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一幅幅精美的徽砖作品,这些徽砖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赞叹不已。讲解员详尽地为成员们介绍了徽砖从原料选取到烧制完成的全过程,每一块砖石背后的故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让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与砖雕省级传承人同时也是皖南徽砖博物馆创始人黄章程先生就徽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多年来,黄章程先生怀揣着对砖雕的挚爱之情,以工匠之心在咫尺之间的徽砖上刻画着他的艺术梦想,他表示,将坚守初心,在砖雕之路上继续前行,把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让砖雕这一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 4 实践团队合影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青年学子们深刻认识到红色资源的价值,激发青少年们投身于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除此以外,我们也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探寻和感受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