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由中南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校学生组成的太白大学生返乡实践队,回到家乡——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城东街道太白社区,共同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大街小巷、居民楼,服务社区群众,在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困难群体,在社区各类活动和事务处理中贡献青春力量、锻炼自我,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图为本期八步区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合影。
社区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太白社区辖区约2.25平方公里,7街8路19巷纵横贯穿,辖管2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3万多人。为了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社区居委会提供了开证明、交党费、申办敬老卡和养老金卡、购买独生子女关爱险和老年健康险等诸多便民服务,居民可迅速办理。一些社区老人们难以跟上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他们操作步骤弄不懂,或遇到不会手机操作等问题时,也会三五结伴来到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这些都需要返乡大学生们和社区干部有足够的耐心。在教一位72岁居民使用手机缴纳水电费的过程中,返乡大学生叶诗雅先是将文字设置为老年版,然后耐心地重复操作步骤,“爷爷,您先点这个图标,然后再点击这里,您先核对一下,没有错误再点击这里……”经过多次手把手演示,老爷爷顺利地完成了缴费并能熟练使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到老人们的笑容,我心里特别开心,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叶诗雅笑着说道。
安全重于泰山,做好宣传不马虎。太白社区位于贺州城市的中心,辖区内居民楼、小区林立、商铺密集,属于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春节前夕,为协助社区切实开展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工作,让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返乡大学生们分组与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公园、街巷口、单元楼底和商铺等处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上面醒目的文字和简明易懂的图案,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向社区居民们传递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阐明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在发放宣传单时,一些居民对此也有疑惑。“其实我们对禁燃规定不是很理解,”一位社区居民表示,“过年放鞭炮是我们的传统,不放的话总感觉好像少了什么。”面对居民的疑惑,返乡大学生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危害,还分享了我市近几年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事故的案例,并告知市区的集中燃放点之后,这些居民也就释疑了。“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家对春节禁燃烟花爆竹的意识在增强,越来越多人表示理解并会遵守规定。”社区居民张阿姨说道。
图为社区干部和返乡大学生在社区街巷派发相关宣传单。
实践服务丰富多彩,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农历腊月廿四小年当天,举办了2025年“送万福、进万家”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义写春联活动。来自八步区书法家协会、八步区税务局、桂东农合行等单位的书法大师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居民书写春联。返乡大学生们在现场,有的登记群众所挑选的春联内容,有的帮忙抽拉红纸、晾晒春联,忙得不亦乐乎。居民们围在桌旁,看着心仪的春联内容,憧憬着来年愿望的实现,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幅春联的内容蛮好的,希望一家人以后都要幸福安康发大财!”一位居民拿着写好的春联高兴地说。除了写春联活动,还组织了医疗服务活动,来自社区医院的医生们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解答健康疑问,并提供日常保健的建议。这些活动方便了社区居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怀。
图为书法家在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
礼轻情义重,温暖最可爱的人。为了确保在春节前将慰问品送到社区322位复退军人手中,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返乡大学生们逐一联系他们,通知他们来居委会领取慰问品。看着堆积如山的慰问品慢慢减少,社区干部和返乡大学生们欣慰无比。当其中一位退伍老兵接过慰问品时,高兴地说:“谢谢党和政府,也谢谢你们。每次拿到慰问品,就会想起当年在部队那个时候……”据了解,社区居委会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都会发放复退军人慰问品,这体现了社会对复退军人的尊崇与感激,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此外,社区还组织了春节前夕的社区清洁运动。返乡大学生们深入社区街巷进行清理,一些居民也主动加入到清洁队伍中来,为迎接乙巳蛇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返乡大学生们收获颇丰,感触颇深。返乡大学生莫浩飞表示:“社区居委会虽小,但作用很大。通过这次实践,对社区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工作虽然琐碎,但却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返乡大学生张建恒说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基层建设,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