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农业上同样适用。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会议时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融绿青东”实践团踏着习总书记的脚印,来到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走访。实践团与学校五位老师先后前往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平台、益虫资源综合利用平台、智能繁育实验室、盐碱地农业试种示范基地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和体验。
有一句民谣形容盐碱地:“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但是今天,在科技的魔法下盐碱地也种出了幸福果。为了解决盐碱地虫害多,育种周期长,产量低等问题,黄三角农高区还牵头由中科院主持设计联合共建了三十余种体系,将对盐碱地开发的研究战线前移,在广袤的华东平原上写下盐碱地治理的第一手资料。从2018年以来,黄三角农高区就在攻坚盐碱地综合运用这一课题,现在已经通过人工育种等手段充实出了支撑盐碱地不同梯度的人流、牧草、中草药等37个新品种,盐地藜麦试种成功,亩产达到380斤;2021年10月26日,农高区的一块盐碱豆子地就产出了470斤的高亩产,祖祖辈辈在盐碱地里“苦”生活的农民,终于在科技的助力下实现了“绿色梦想”,我们国家也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实践团队成员和老师们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生物培育与防治项目。对于庄稼来说,最怕的就是害虫,可是对于我们国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益化”这些小虫子就成了新的课题。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野生雄峰资源,科研工作者们将它收集来放到种子资源库里,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雄蜂——中科雄蜂。经过“中科雄蜂”授粉的水果,果实更加的有种多汁,口感好,维C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种“中科雄峰”是目前黄三角农高区呼声最高的“明星产品”,上市三年来销到了全国20多个省辖市。蜜蜂是自然界最勤劳的昆虫之一,它们是在酿蜜,也是在酿造自己甜蜜的生活,科研工作者像这些小精灵一样,忙碌地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休息,用智慧和双手改变了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方向,将控制害虫的发生变为利用昆虫的特性,有效地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如新型生物——捕食螨。这种透明的小虫子可以通过吸食害虫汁液的方式来消灭大棚里常见的红蜘蛛、集马粉翅、蚜虫等常见害虫,达到减少农药使用,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效果。
这一切只是黄三角农高区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的一个缩影,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下,智慧农业正在从这里走进田间地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他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三角农高区调研时曾经勉励科研工作者们:“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相信在科技的“魔法”中,黄三角农高区的农业发展将更上一层楼,让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