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起树叶,唤醒下乡回忆
微风拂起,仲夏已至。不知不觉我的大学生涯已悄悄从指尖溜走了一半。值此盛暑假期之际,我与朋友一齐组成了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知“稻”社会实践队,前往梅州市兴宁市新陂镇、大坪镇进行社会实践,领略梅州特色风光。短短十数天,不仅重新将我认知中的梅州“翻新”,在社会实践中更是让我逐渐学到新的知识,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缘起是因为一次聊天,朋友说梅州的大米颗粒饱满,饭香浓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也许那一次便为我们的调研内容奠定了基础。而后恰巧了解到梅州丝苗米产业园有累累硕果,结合乡村振兴大背景,于是——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丝苗米产业把握机遇与应对挑战的实践路径研究”的知“稻”社会实践队正式成立,并于7月中旬前往梅州市进行调研。队伍以梅州市兴宁县宁中镇为起点,以大坪镇、新坡镇为辐射,前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该项目的可行性及相关数据作为支撑,调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丝苗米产业把握机遇与应对挑战的实践路径。队伍以调研+支教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围绕丝苗米以及当地青少年为主体进行调研。
历经数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当地。我们先熟悉了环境。蝉鸣知了,稻香遍野,梅州的日光里仿佛隐藏着微风,拂去了我对新环境的胆怯与不熟悉。并且我们前往广东省丝苗香米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基地对全国知名种粮大户罗新辉进行采访——最初他仅从事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销售工作,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镇上第一台收割机走向机械化种植水稻,推进农业农村产业向现代化发展。新辉叔叔说“做农业没有退路”,如此坚毅的决心令我佩服,而他的那一股不畏艰险用于向前的刻苦精神也值得赞颂。我们也拜访了新金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钟凤珍同志。“只要在一年,就奋斗一年,在一天,就奋斗一天。”拥有69岁党龄的老党员口向我们缓缓地诉说着她的故事…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一旦有了信仰,就会变得“忘我”,脑子里心里想的都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为人民群众付出一切。
除此之外,支教也是我们队伍的重点之一——与新金村的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互相进步,做最好的自己。实践队在新金村开展了以“童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看电影知党史”“讲述党员英雄故事”“童心向党诗歌朗诵”“中国梦百米画卷”“巧手颂党恩”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第一天的胆怯与不熟悉“小老师”的身份,不懂得如何破冰,直到后面被孩子们的笑容感染,逐渐打破隔阂;曾记得“和一个人结交只需要一本书”,而读书分享会上,十岁的年龄跨度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从《追风筝的人》到《月亮的六便士》,孩子们拥有无限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虽没有度过这本书,但却能通过想象将画面在脑海里重塑,相比于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我愿意学习他们,在充满白色颜料的色盘里加入彩色的想象,做出不一样的精彩!忘不掉手语课上认真学习的孩子们,他们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也忘不了诗歌朗诵中清脆的童声,他们用动人的歌喉诵出对祖国的爱;百米画卷绘画,孩子们执笔绘图,将手下的画纸变为精美的画卷,巧手造就一幅幅梦想的模样,同时画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看着孩子们富有生机、活力满满,正如雨后初笋充满力量,茁壮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见了正在跑道奋力奔跑的青年,他们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在学校里学习课业知识,在农忙时跟随父母刈水稻,报名成为当地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振兴家乡……
下乡的时间其实并不长,11天的时间却能让我接触到不一样的生活。三尺讲台上的时身为大哥哥大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知识传授,讲台下却是友谊无限,共度美好时光的朋友!小朋友们的热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火,激起了我们对他们小小世界的求知欲,他们也用最真诚的美好陪伴着我们。
- 支教活动
- 为响应党和国家“三下乡”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的决策部署,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
- 09-02 关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