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我跟随西华大学红色使命实践团来到雅安石棉,开展了一次不一样的红色之旅。在这趟旅行中,我们追寻先辈足迹,我们穿越时空,我们用心感受……通过脚步丈量,重走那段路,传达属于我们的红色使命!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来到了石棉县安顺场内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早上九点,我们一行六人准时出发,坐车前往安顺场。靠着车窗,窗外一帧帧画面闪过,街道不宽,有许多房屋是紧连着的,天空很干净,道路旁就是大渡河,河水很急,随着河水流淌的声响,车上有人交谈起来。身处如此舒适安逸的环境,看着眼前急湍的河水,不禁想起强渡大渡河的十七个战士,他们当时心里的坚毅、行动的决绝肯定是想看到像今天这样一幕幕人民幸福安康的画面。在我没有到来之前,那些人物事迹只是历史书上、百度上的一行行、一页页文字,可当我一步步走过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时,我才真正明白,当时他们那一步走的有多么艰辛,走的有多么坚毅,他们是有多么的伟大!
我们一行人沿着大渡河走着,今天,硝烟之味、炮火之声已不再,只剩历史的绵绵青山与悠悠绿水。越往前走,我们的目光都被远处的一只木船所吸引,周围还有许多塑像,脑中一下便回忆起昨天看见的文字,“当时的红军只能靠着那只刚缴获的木船强渡大渡河,一切准备好后,营长孙继先率领17个英雄组成的渡河突击队,乘船渡河!”我的思绪随着我前行的步伐跌宕澎湃,仿佛身边的大渡河水那样奔流不息。看着这样湍急的河水,我想,当年的水肯定比现在还急,他们是下了怎样的决心,才敢冒着守军密集的枪林弹雨,向北岸艰难挺进啊……幸好,幸好当时还有当地船工的帮助和南岸红军强大的火力掩护。转身,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复,身后不远处便是“孙继先骨灰抛洒处纪念石碑”,我慢慢走向石碑,小心走着每一步,一步步跨越时空,走向他们生前的英勇时刻,走向他们欢呼的时刻,最后,走向此刻的宁静……
轻抚石碑,刹那间,我好像真的有一刻抵达了他们,我看见了他们的欢呼,看见了他们胜利后的泪水,看见了更多红军渡过大渡河……我澎湃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我想,这么多年,他们也一定看见了,此时中国的山河无恙,此刻中国的国泰民安!
向前走,我们来到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序、布局巧妙,大量使用声、光、电、多媒体高科技的成展技术,真实再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伟大场面。在纪念馆内,我们团队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来学习、讲解和宣传红色革命文化,我们一步步走过他们的足迹,也将他们走过的路铺向大众,将这样优质的红色文化向大众传播。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感受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我们会因为1935年与安顺场七十七名船工相关的一份旧名单而感动,因为他们是帮助红军摆渡的当地百姓;也会因为一个“跨越时空,对话长征”的视频而感动,因为视频中的他们看见了现在的太平盛世……走在小镇上,看着曾经的红军指挥部等战役旧址,或修复、或重建,伴着四围的新屋旧舍,和着坊间的家长里短,静静地看着我们到来。过往悲欢散落,随着一阵清风,又化为隐隐哀伤、阵阵激荡的心潮,存在于伫立在河畔前的每个游人心间。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在这次红色之旅中,感触颇深,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来回味、来释怀,我想,他们的故事会永远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踏上红色故土,在旅途中聆听革命故事,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真正在路上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追寻红色之旅,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会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