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中选择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为空巢老人带去呵护和关怀,让自己的暑假假期过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我过得很充实。第一天我们去了青山养老院,并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帮助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天经村委的介绍,我有幸和村上的孤寡老人接触,并向他们了解了一些生活情况,为他们带去营养品,最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家园。这次暑期“三下乡”,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调研,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获益匪浅。我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真正体会到老人们的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发现老人精神生活的缺失。
图为养老院老人娱乐。
由于老人们身体都不是很好,行动也不怎么方便,为他们打扫,整理房间成为了我第一个工作。过程中虽然挺烦挺累的,但看到老人们可爱又可亲的脸庞,我又有动力了,而且想想做这些也挺有意思的。在整理房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家都缺少生气,本来房子就挺旧了,所以就更应该装饰一些东西来使房间里充满活力和朝气。这样老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那么身体状况也会有所好转的。我们用经费为老人买来了一些食物,坐在一起和老人聊天。
在第二天的走访中,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头行动。每个小组详细了解了被访老人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等情况,与老人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他们分享了独居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包括日常照料、精神寄托等问题。我发现一部分老人善于沟通,但大多数老人都沉默寡言,很少与别人交流。这种缺乏交流的现象增加了老人们在心理层面上的孤独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图为组员和空巢老人聊天。
虽然这次实践我没有用到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但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与交往能力。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穿街走巷,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做着自己计划好的事。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要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这次的实践中不会有人告诉我这些,我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而且要自己做,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了我的思维,让我思想更深一层。
当然这次我学到的更重要的还是如何与他人沟通。一直以来我的口语交际能力都不是很好,与别人对话时不会随机应变,往往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在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抓住这次机会努力与他人交谈,效果真的很不一样。在与老人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物质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满足。从他们身上我还学到了挺多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同时我也和他们交流了我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更让我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看望孤寡老人,我深深地感到他们需要关怀需要爱,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我们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亲们,要常回家看看。
这次社会实践之后,我掩卷深思,思绪万千。空巢老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却很少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照顾。我还经常看到老人们自己挑水喝,还要去城里为了生活而去卖东西赚钱,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为那些对这些漠不关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在实践活动中,我也充分的认识到我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管怎样,我会再接再厉,为自己而奋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以后也会多多关心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尽己所能为他们送去温暖。(中青网通讯员 张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