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是中国陶都,“家家捶泥声、户户制陶忙”仍是当今宜兴陶业的真实写照。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九大窑系,也是目前唯一的陶窑系——宜兴窑系。为深入调研宜兴紫砂文化,“紫砂韵,百年风,家乡情”项目同人小队于6月27日至6月29日实地走访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惠平工作室、蜀山古南街。
早在明朝,“中国的梵高”徐渭就在《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一诗中曾写道“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高度赞扬了宜兴紫砂壶。置身于博物馆的陶瓷历史馆,隔着玻璃欣赏文物,我似乎得以跨越时空窥见历史的一角——7000多年的宜兴制陶史,600多年的宜兴紫砂史。时代洪流奔涌不息,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千年陶都,生生不息。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最直观的记录,每一件文物都折射出历史的风霜沧桑,每一件文物都攒聚着时间的力量,承载着灿烂的文明。它们捡拾起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拼凑出璀璨的陶都文化史。如果陶都文化是一本书,那就请再翻慢一些吧,毕竟还有那么厚的时间等着我们去探寻。
太湖之滨,蜀山之畔,数百年来,宜兴紫砂技艺薪火赓续,名家辈出。在群星璀璨的紫砂史中,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挥毫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顾景舟艺术馆,注视着顾老的生平介绍、生前照片、生平遗物,及其创作精品等展陈区域,我细细品味着这位一代宗师的一生沉浮,感受到其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的匠人精神,古朴典雅的高风峻节。与顾景舟艺术馆相对,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坐落于主楼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韩老就与宜兴紫砂结缘,参与紫砂创作。他以现代文化的精神与传统的紫砂工艺相交融,创制了造型别具一格的作品,把拉坯、刻画、挂釉等工艺当作集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创作过程,开阔了紫砂创作的新思路,升华了紫砂创制的艺术品位。
来到惠平工作室,便被庄重简约的中式布局装修所吸引,一方桌,几把壶,几盏茶呈放于茶几上,热气裹挟着茶香缓缓升腾,格调古朴典雅。当我们惊讶于惠工免费带徒学艺时,他只是摆了摆手,说道:“每做一个行业啊,他必须得有贡献啊,就是他一定要他喜欢做这个。有时候一个徒弟带了三五年都带不出来,有时候一年就带出来。他想学这个东西,他喜欢这个东西,一年绝对够了。”有人做壶为营生,凌杂米盐面米斗升都从中来;有人做壶为传承,先贤懿德良工巧技都从中来;而有人做壶为热爱,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溢于言表,精益求精,只为做出一把可以用来喝茶的好壶。“一把草值钱在智,两块泥千金靠巧”,既要精工,更靠匠心;既是责任,更是情怀。
蜀山古南街是宜兴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也是大师的摇篮。漫步在青石曲径的石板路,街旁紫砂艺人工作室里传来“啪嗒啪嗒”打泥片的声响,屋檐下两个小孩儿聚在门前低着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旁边水池上躺着一只悠闲地晒太阳的猫咪,还有一只不知疲倦地揪着陶罐中养的草叶玩儿。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鲜活融合得出奇的好。通过采访街边店主,我得知,近些年来,丁蜀镇坚持大空间拓展与微空间发掘两手抓,在城市保护性开发和特色性建设上花足功夫、下足力气、动足脑筋,坚持“以退为进、逶迤前行、活态再生”的总体理念,致力打造“陶式生活”品牌。一条走过悠悠岁月的老街,一段承嬗离合的历史,无数紫砂大师的奋楫笃行,独一无二的陶器从通向街巷的蠡河,走向世界。几百年来,它见证了紫砂人的风华正茂,它承载着紫砂人的喜怒哀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或许回望先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宜兴紫砂文化究竟曾为中华民族贡献过什么,而今日的我们又究竟该如何让民间工艺永葆魅力、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通讯员 吴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