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愁花茂,美丽多彩贵州
红色苟坝,乡愁花茂。8月5日上午,由兰州理工大学机电院师生所组成的“路黔行”LUT实践团参观研学了苟坝会议会址过后,下午我们乘坐红色大巴来到花茂村,花茂村原名荒茅村,原指穷乡僻壤之地,这里林地多,田土少,后改名花茂村,寓意着花繁叶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征途中曾驻扎于此,这里紧邻著名的苟坝会议会址,过去的荒茅村村民收入微薄,村容村貌差,处处是土墙茅草房。随着乡村振兴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如今的花茂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花茂村的村民也都安居乐业,村容村貌也变得干净整结。2015年,习总书记来到这里讲到的“怪不得大家都来,这里找到乡愁了。”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花茂村实现了全面脱贫,村民安居乐业,家庭美满幸福。
图为花茂村村容村貌一角。
载着乡愁,花繁叶茂。花茂村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留住乡愁。当地发展制陶产业,盛夏时节,花茂村稻田内水稻长势旺盛,碧绿的稻田与点缀其中的幢幢青瓦白墙民居构成一幅完美和谐的乡村画卷。我们漫步其中,浓浓乡愁扑面而来,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实践队员首先走进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非遗“母氏陶艺馆”,在花茂村的陶瓷厅见到了在制陶的工作人员,他一只脚在驱使转盘转动,而双手在给陶艺塑性,据实践队员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花茂村的陶产品在周边销路不愁,土陶业兴盛一时,全村超过三分之二的家庭将其作为副业,后来随着市场上的替代品增多,花茂村的土陶业日益惨淡,实践队员在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进行参观,墙壁上有许多关于花茂村土陶业的发展。如今花茂村土陶业作为省级非遗和当地文旅支撑产业重点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土陶工艺品。陶艺馆也从土窑变成了电窑,相比以前使用木材和煤炭,用电窑更加方便精准,还减少了浓烟污染,更加低碳环保,这些年来,母先才先生将手工土陶技艺与当地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属于花茂村的独家文创土陶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当地卖,也通过网络电商、直播等新媒体功能,把土陶销售到全国各地。也推出土陶产品制作体验区,有学生、游客纷纷前来体验土陶制作,一台台机器转动起来,一盘操作之后,各式各样的陶制品摆满了整个体验区,从卖产品到卖服务,花茂村人在小小土陶上找到了不同的“卖点”,随着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技艺慢慢摸索出了新市场。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了解古法造纸。
古法造纸,纸浆压花。古法造纸在花茂村已经传承了千百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跟随“花茂人家”工作人员的脚步,实践队来到了古法造纸工坊,了解到了古法造纸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收集原材料,就是将植物纤维或其他可用的纤维素材料进行收集,如枝叶、树皮、麻、草等。工作人员讲解得知“花茂人家”采用最多的材料是树皮。第二,浸泡和煮炼,就是将收集的原材料浸泡在清水中并加热煮炼,使其松软且去除杂质。一般而言,煮炼时间越长,纸张的品质越好。第三,打浆,就是将煮炼好的纤维素材料用工具(如石臼、木杆)碾磨捣碎成纤维素浆料,并充分搅拌均匀,以便后续制作。第四,造纸,就是将纤维素浆料倒在纸膜上,使其平均分布在模板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打、捻转,使水分排出并将浆料牢牢地牢固在一起,形成纸张。
图为花茂村稻田和大棚蔬菜图片。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花茂村种植水稻,发展田间经济,推进大棚种植技术,为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交上了他们自己的答卷。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深入研学花茂村发展方式,结合智能制造专业,将乡村振兴与科学技术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